【Ruby專欄】港股未見底 美股動力足易低撈? - Strategy - 2022-09-26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Ruby專欄】港股未見底 美股動力足易低撈?

26th September, 2022| In Strategy

日前田總宣布取消原擬於11月舉行的渣打馬拉松,另一邊廂本港唯一紙包飲品回收廠遭逼遷,新加坡隨即熱烈招手,觸動本港市民神經,紛紛擔心香港優勢「千年道行一朝喪」。通關遙遙無期,港股與樓價齊齊向下,環球經濟負面消息下,本港股市似乎一厥不振,成交收縮,投資者是否該繼續擁抱美股?

特區政府力挽狂瀾,最終渣打延期於明年二月舉行,同時表明大力支持環保回收發展。不過本港通關未有確實時間表,人才流失,難以與國際接軌。加上俄烏戰事升級及美國激進的加息周期,放慢經濟增長,兩年期債息逼近4厘,港股與樓價齊齊向下,恒生指數失守今年18235點低位,一度跌穿萬八點,為十年來最低,意味還未見底,今年4至8月份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額1,170億元按年收縮26%

美股波動性充足

儘管美國加息預計將維持至明年2月,資金開始流出股市,流入債市,惟每次美通脹數據回落,都會迎來一輪熊市反彈,如7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上漲8.5%,6月份CPI同比上漲9.1%。美國股市隨即流入資金達110億美元,創8周以來新高。美國聯儲局9月21日宣布加息0.75厘,一如市場預期,未見有驚喜,預計明年2月利率最高更增至4.5厘,三大指數紛紛下挫,不過投資者早已搶先佈局,加息前一周整體股票型ETF淨流金額為288.93億美元,回流美國市場佔251.48億美元。ETF資金前三大淨流入產業為不動產、工業與科技。

科技股低殘具投資價值?

截至2022年2月,環顧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九隻都是科技巨企,當中八隻都是美國企業。從融資角度而言,美國對於科技公司普遍看好,能給予較高的估值,即使加息環境下,對於高增長股分仍滿有信心,故早年有不少中概股赴美上市。而由2020年美方的施壓開始引發的中概股退市潮,亦得到緩解。內地監管機構容許美國在香港檢查中概股的審計底稿。

今年股市波動不定,納斯達克指數經歷了2016年以來最長的一次連跌,其後又再次走高,不過今年以來已下跌逾兩成。外界爭議現時是否買入科技股的時機,相信亦要取決於國債收益率未來的走勢。不過已知的是美國市場動力總比香港好,投資者如欲部署,可考慮本港上市追蹤美國科技股的ETF。



日興資產管理ETF業務發展總監 黃麗幗

了解更多:https://www.nikkoam.com.hk/zh/etf


黃麗幗 (Ruby Wong) 現為日興資產管理ETF 業務發展總監,專注於推動日興資產管理亞洲北部的ETF業務發展、銷售及市場推廣。在加入日興資產管理之前,Ruby擔任海通國際環球市場部高級副總裁,負責股票衍生產品的市場推廣、投資者教育及為持份者提供專業分析,亦於傳媒行業有超過五年的工作經驗,曾任無綫電視新聞部高級主播。Ruby為證監會持牌人,擁有香港中文大學企業傳訊碩士學位。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及所有關聯單位立場。



Back

最新文章

【個人成長】成功人士必讀的時間管理學

如果想要多點屬於自己的時間處理重要的工作,最好將某些任務指派給他人完成;然而,哪些工作是屬於可分派出去的?若聘請助理又該負擔哪些職責?在《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一書裡,作者Chris...
19th January, 2025 | In Growth

不賣冷凍雞、不賺週日錢:Chick-fil-A仍年營收超200億遠超麥當勞單位收入2倍

現在的餐飲市場裡,賣炸雞的品牌多到數不清?但在這片競爭激烈的紅海中,有一間公司憑著一個簡單的炸雞三明治,打造出百億美金的事業版圖——Chick-fil-A。這不僅是一家餐廳的成功...
14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NVIDIA全新Project Digits:AI時代的個人超級電腦,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與未來

在今年的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 2025上,NVIDIA再次以突破性的技術震撼全球,正式推出名為Project Digits的個人AI超級電腦...
14th January, 2025 | In Technology

從一輛舊卡車到年營收 5,500 萬美元,Van Leeuwen 如何創造高端冰淇淋市場

如果你愛吃冰淇淋,一定得知道 Van Leeuwen 的故事。這不只是關於冰淇淋的成功,還是關於如何將夢想變成現實的完美案例。從 2008 年在紐約街頭的一台舊郵政卡車開始...
13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提高生產力!成功者7大高效習慣養成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重複的行為塑造出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從成功人士的身上,便可印證這點。大多數的成功人士並非一夜致富,而是經過長期的努力奮鬥,最重要的是...
12th January, 2025 | In Wealth / Growth

24億派對用品龍頭的崩解:Party City如何輸給了只營運兩個月的對手?

2024 年,當 Party City 宣布關閉全美所有門市時,許多人心裡浮現的是派對氣球飄散後的寂寥感。一個曾經改變派對文化的品牌,如何從高峰走向破產,讓人不禁想回顧它的起源與繁盛的歲月...
10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健身房便利店化」:瀨戶健如何用便宜和便利改變 97% 日本人的運動習慣

如果說健身是一場遊戲,那麼多數人都卡在了第一關——踏進健身房的大門。而瀨戶健(Takeshi Seto),卻想讓這個遊戲變得人人都能輕鬆玩轉。他創立的 chocoZAP,以驚人的速度在日本席捲 1...
10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你知道嗎?《魷魚遊戲》的成功,其實是一個十多年不懈努力的結果!

在2021年,《魷魚遊戲》橫空出世,一夜之間成為全球現象級的影集。但鮮有人知道,這部影集的成功,其實是一段漫長而充滿挑戰的旅程。導演黃東赫用十多年時間醞釀,從最初的靈光一現...
8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曾被投資人逼出局!Robert Greenberg如何從客廳賣鞋創造全球品牌Skechers,帶領品牌賺回82.5億美元

如果你今天穿著一雙 Skechers 的鞋子,那麼它背後的故事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精彩。這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品牌,背後的推手 Robert Greenberg,曾經歷過大起大落...
7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90後小女生14歲開始做生意,創美瞳品牌利用社交媒體為自己賺到百萬年薪

當談到創業與成功的故事,有時候我們會聽到那些已經取得顯著成就的大人物,他們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但有些人的故事可能會讓我們對「從零開始」有更深的體悟。今天,我想跟你分享一位年輕創業家的故事...
6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