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敗為勝】曾敗掉家中的一億台幣 旺旺創辦人蔡衍明的成功故事 - Strategy - 2022-09-08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反敗為勝】曾敗掉家中的一億台幣 旺旺創辦人蔡衍明的成功故事

8th September, 2022| In Strategy

提起台灣富豪,很多人除了想起鴻海集團的郭台銘之外,也會想起旺旺集團的蔡衍明。蔡衍明出身自台灣的富商二代。由於自幼不喜歡讀書,十九歲便進入父親其中一間食品廠打理,但由於年紀太輕不會做生意,很快輸掉了父親一億台幣(約320萬美元)。年少氣盛的蔡衍明,不甘心背上「敗家子」的名號,最終由日本引入製作米果的技術,成功創辦台灣最大的零食品牌—旺旺集團。


創業過程要一蹴而就談何容易,台灣的旺旺集團創辦人蔡衍明也不例外。蔡衍明出身自台灣的望族「蔡合源家族」,父親蔡阿仕於戰後初年經營回收金屬生意有成,後來改行做食品生意。

由於家境優越,從小被嬌慣,蔡衍明高中輟學,父親唯有將食品廠交給他來打理,看他有沒有做生意的才華。然而,蔡衍明當年只有19歲,除了吃喝玩樂之外,並沒有其他的經驗。年輕人一腔熱血,蔡衍明很快生產自己的品牌「浪味魷魚絲」。然而,結果不似預期,蔡衍明在一年之內,虧損了一億台幣(約320萬美元)。這次的虧損令蔡衍明背上「敗家子」的名號,令其自尊心大大受損。

一舉佔領95%的零食市場

在上世紀80年代初,台灣正處於經濟繁榮時間,休閒食品,特別是米果,就如今天的咖啡館以及茶餐廳,是一種時尚及潮流,但當時台灣人吃的都是日本零食,並沒有台灣的本土品牌。

因此,蔡衍明決心進入米果的領域,而且一定要自創品牌。


從日本引入米果製造技術

於是,當時只有22歲的蔡衍明痛定思痛,找到日本三大米果廠之一的岩冢製果尋求合作,希望能夠引進技術。但被64歲的岩冢製果社長楨計作連連拒絕,怕小伙子辦事不穩,壞了自己的名聲。

但蔡衍明並沒有放棄,整整兩年時間,他每月去一次日本,每周都給楨計作寄一封信,不斷表達著引起技術的渴望。最終,蔡衍明的誠心打動了楨計作,將米果的製作技術傳授了給他,這樣才有了後來大家都熟知的旺旺仙貝以及旺旺雪餅。


打響名堂

雖然有了產品,但產品叫什麼名字才好呢?為了想好產品名字,蔡衍明又開始廢寢忘食。據說,有一天蔡衍明在睡覺時聽到了狗叫聲,跑到家附近的靈犬廟祭拜,再加上想起了自己心愛的兒時寵物黑皮,於是便把狗叫聲諧音「旺旺」,當成公司的新名字。

有了新名字、新產品,蔡衍明立刻投入大量金錢空傳,其廣告由於結合了民間信仰以及台灣祭拜的習慣,令旺旺的米果產品一上市便成為當紅產品,引起搶購潮。

另一方面,由於旺旺是自有品牌,在價格上擁有極大的空間,蔡衍明主動發起價格戰,迫使當時台灣老牌食品廠統一以及義美相繼退出競爭。最後,旺旺在台的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95%,價格戰亦成為蔡衍明日後經常使用的競爭手段。


獨具慧眼湖南開廠  

1992年,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南巡,當時35歲的蔡衍明,生意在台灣已經難逢對手,他發現中國內地將要加大開發的商機,決心進軍內地市場,做更大的生意。

那個年代,外資選擇在中國內地投資,一般都會選擇在廣東、福建等沿海城市,因為交通便利,而且政策優惠的力度更加大。

但蔡衍明卻選擇了在湖南地區,當地遠離沿海地區,沒電力又沒馬路,可說是什麼都沒有。但其實,蔡衍明的算盤打得很精,湖南稻米資源豐富,能夠為米果生產提供原料,勞動力也充足。

另一方面,旺旺當時的投資不算很大,只是千萬級別,在當時外資雲集的沿岸城市,未必會得到政府重視,然而,在湖南,作為第一個投資的台商,就能夠得到很多的優惠政策。

果然,旺旺選擇在湖南建廠,當地政府立馬投資了公路、發電廠等基礎設施,讓旺旺可以安心生產。


20220906_【反敗為勝】台灣最成功零食品牌  旺旺創辦人蔡衍明的生意經_Barlon_HK_approved_FB Content_1.jpg

意外的宣傳效果

在湖南建廠之後,旺旺就順利拿到300貨櫃的訂單,本來的協議是款到發貨的,但在交貨時,內地有經銷商卻要求賣完再付款,不然就不要貨。

蔡衍明拒絕妥協,只給到款的經銷商供貨,但剩下的貨怎麼辦呢?蔡衍明寧願全部都送出去。於是,無數的貨被運往上海、廣州、南京及長沙等地,免費送給了當地的中小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宣傳效應,沒想到這樣反而打開了當地的市場。

於是,蔡衍明打鐵趁熱,趕緊擲錢做廣告,「你旺我旺大家旺」的廣告歌詞,很快人盡皆知,旺旺食品獨特的口感、漂亮的包裝也廣受到孩子們的喜愛。最終,投產當年,蔡衍明就創收2.5億人民幣(約10億新台幣)(約3200萬美元)。


與上百間內地企業硬碰

由於生意火紅,自然有人爭地盤,眼看旺旺的米果大賺特賺,康師傳等上百間企業也不甘示弱,紛紛建廠。到了1994年,居然有200多個廠商加入「米果大戰」。

在激烈的競爭下,米果的價格也由最初一千克50元人民幣(約7.1美元),下跌至一公斤30元人民幣(約4.3美元)。面對危機,蔡衍明推出了殺價的招數,接連推出四個副品牌的低價米果,一口氣把自家產品的價格降到了5元人民幣(約0.7美元)一公斤,十分狠辣。他說,「除根之後,才好做」。

一位跟蔡衍明合作過的商界人士表示,蔡衍明有很強的戰鬥性格,敢搏敢賭,又愛面子,只要兩軍交鋒,蔡衍明賭徒性格就會現形。


傳媒情意結

除了實業之外,蔡衍明亦對傳媒業興趣甚濃,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於2009年成立。2008年11月3日,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買下中國時報集團(簡稱「中時集團」)及其旗下被稱作「三中」的媒體事業,包含中國電視公司、中國時報及中天電視。自完成併購起,其產業從食品產銷橫跨到媒體經營。

除了台灣的傳媒,蔡衍明亦對香港的傳媒業發生,曾經是香港亞視第三股東。


成台灣首富

另一邊,蔡衍明又接連在各地投資辦廠,完成了製造端的快速擴張,加大產量,減低成本。此時,米果的價格已經恢復原先的水平,但旺旺的市場地位從此再也無人能撼。

2008年,旺旺的營收超過15.5億美元,年成長率達42%,而稅後純益為263億美元,也有超過30%的年成長率。當全球籠罩在經濟衰退的陰霾中時,旺旺靠著中國市場,還逆勢成長。

就這樣,靠著一包一包的米果,蔡衍明建立了自己的商業帝國。根據胡潤全球富豪榜的資料顯示,旺旺集團蔡衍明坐擁610億元人民幣(約87億美元)的總資產,2016年力壓郭台銘成為台灣首富。根據《彭博》(Bloomberg)的資料,蔡衍明於2019年又再度成為台灣首富。


20220906_【反敗為勝】台灣最成功零食品牌  旺旺創辦人蔡衍明的生意經_Barlon_HK_approved_FB Content_2.jpg



資料來源:澎博、Sohu.com 




Back

最新文章

顛覆連鎖思維!Shake Shack創辦人用「慢擴張」與社區經營年營收破12.5億美元

Shake Shack 要來台灣了!這位「不打算開連鎖」的紐約餐飲奇才,如何打造年收12.5億美元的全球品牌?從紐約公園小攤到全球快餐連鎖2025年春天,餐飲界又一波...
5th May,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節省能帶財!Ikea創辦人Kamprad的成功哲學是節儉

IKEA的創辦人Ingvar Kamprad在1943年創辦了這間聞名全球的傢俱公司,並透過獨特的設計風格、精準的市場定位,將兼具美觀和性價比的傢俱販售到全世界,而他的成功秘訣,就在於節儉。...
4th May, 2025 | In Growth

原只是披薩佐料,卻成為美國餐飲業最熱銷年營收4,000萬的創新醬料

在美國的餐飲圈,有一個品牌正以驚人的速度從紐約布魯克林的小餐館竄紅,走進超過三萬家零售與餐飲據點,它不是哪家大企業的新產品,而是一位熱愛披薩的年輕人,在旅行中的靈感意...
2nd May, 2025 | In Strategy

從高檔中餐第二代到平價速食創業者:她用「一顆水餃」年創4.5百萬美元營收

Dumpling Daughter 是一個從波士頓起家的美食品牌,以其道地的中式家常菜——特別是手工水餃、包子和醬料——聞名。這個品牌不僅是一家連鎖餐廳,更是一個遍布全美的冷凍食品零售品牌...
30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24歲被踢出Facebook錯失百億持股,他用AppSumo年賺8位數

在矽谷的競爭激烈環境中,能從一次次挫敗中脫穎而出的創業家寥寥可數。Noah Kagan,這位曾在 Facebook 被開除、錯失千萬美元財富的年輕人,憑藉堅持與敏銳的市場洞察...
29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一位中輟生、沒有烘焙經驗,卻創造出年營收破10億美元的甜點帝國

Crumbl,一個以超大份量餅乾和每週更換創意口味聞名的甜點品牌,從2017年美國猶他州的一間小店,迅速成長為遍佈美國及加拿大的連鎖帝國,截至2024年已擁有超過1,071間分店...
28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MIT輟學卻成全球最年輕白手起家富翁,Scale AI創辦人靠貼標籤訓練生成式AI

在生成式 AI 革命中,OpenAI 的 ChatGPT、Waymo 的自動駕駛技術、NVIDIA 的 GPU 圖像處理技術等,都依賴於一家公司——Scale AI 來進行 AI 訓練。Scale...
27th April, 2025 | In Technology

戰爭摧毀工廠,他卻創辦LIHIT LAB.:田中經人如何締造市值40億百年文具帝國

在日本文具界,LIHIT LAB.(リヒトラブ) 以其高功能性與設計感兼具的產品聞名,從檔案夾到筆袋,無不體現「好用、耐用、美觀」的品牌精神。然而,這家大阪起家的企業背後...
25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沒產業知識,卻做出讓Coca-Cola都想投資的品牌,Vita Coco 創辦人用地推打下10億美元市場

Vita Coco 的創辦人,沒有食品背景,只有一句話的靈感與滿腔熱血。在資源最少的時候,他們選擇「All In」,從紐約街頭一路闖進納斯達克。今天,這個品牌不只拿下全美椰子水市佔第一,更成為...
24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他放棄牙科顧問高薪,買下一間冰淇淋店Novel Ice Cream,創下年營收120萬美元

在亞利桑那州的一條安靜街角,有一間每天都排著長隊的小冰淇淋店。你可能會以為它是某位甜點師傅多年鑽研的心血結晶,但實情卻出乎意料——這家店的老闆,原本是一位牙科產業的顧問,從未想過有天會賣冰淇淋為生...
23rd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