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商機】超越肉類 素食商機全球上看2兆美元 - Strategy - 2021-01-21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素食商機】超越肉類 素食商機全球上看2兆美元

21st January, 2021| In Strategy

一般都認為素食是小眾,幾乎無利可圖,在公開場合也不會以素食宴客,但是在第77屆金球獎頒獎典禮推出「全蔬食」(meatless)的餐點,讓Leonardo DiCaprio與Bradley Pitt都讚不絕口,全球颳起了吃素的潮流,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近年來因為全球暖化所引起的氣候變遷、物種滅絕、環境汙染與經濟效應等議題,在國際上持續被關注,首先是動物保護團體以強調「動物權」(Animal rights)的理由推廣素食,再來是專家學者研究畜牧業使得碳排放增加、雨林減少而提倡吃素,在這兩者的推波助瀾之下,許多商業投資者也紛紛從事素食產品的開發與推廣,影響國際素食人口急遽增加,全球素食商機上看2兆美元。

全球暖化,指的是地球的大氣和海洋因溫室效應而造成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人類的影響包括排放諸如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這樣的溫室氣體,氣候變遷不只是國際問題,也是國安問題。許多國家將2050年訂為零碳排指標,原因是,再不做,就來不及了。

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指出,如果全球溫度比工業革命前高出 1.5ºC(巴黎公約的目標),美國的 GDP 的下降比率將會在 2% 以內;如果溫度上升 3ºC,GDP 則會下降 4%;若溫度飄升幅度超過 5ºC,則 GDP 會掉超過 6%,甚至更多。根據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警告,如果全球暖化超過1.5℃,將發生災難性後果。

越來越多的國際名人關注全球暖化的議題,如好萊塢影視巨星Leonardo Wilhelm DiCaprio重新監製與剪輯的紀錄片《奶牛陰謀: 永遠不能說的秘密》(Cowspiracy: The Sustainability Secret)中的調查表示,有 51% 的溫室氣體來自於畜牧業的牲畜及其衍生的產品,而海、陸、空所有交通工具(包含汽車、卡車、火車、船隻、飛機)所造成的溫室氣體僅佔13%。與一般大眾的認知相去甚遠;牲畜排放的甲烷,比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要大25-100倍。

《奶牛陰謀: 永遠不能說的秘密》以美國的情況為基礎,探討畜牧業所造成的連環效益,與其中的衝突矛盾,如在美國政府強調要節省家庭用水的同時,卻忽略了家庭用水僅占美國用水總量的5%,而畜牧業卻占了總用水量的55%;114公克的漢堡,在生產過程消耗2500公升的水,等於一個美國人兩個月洗澡的用水總和,而美國人一天吃了多少漢堡?則可約略估計畜牧業的耗水量驚人。

環境研究學者、作家Dr. Richard Oppenlander表示:「即使我們停止使用所有的天然氣、石油、燃料,今天開始直到永遠,仍會超過最大允許碳排放量和溫室氣體排放,即5650噸,在2030年就會達標。這還不包括電力和能源產業。而亞馬遜消失的雨林當中,91%的破壞由飼養牲畜造成。」

在紀錄片中指出,畜牧業占用全球45%土地、消耗世界1/3淡水,造成91%的亞馬遜雨林遭到破壞,產生的溫室氣體是石化業總合的5倍,是物種滅絕、海洋死區(dead zones,低氧的海洋地區),棲息地破壞的元兇,我們正經歷6500萬年來 最大的一次物種滅絕,背後的兇手就是畜牧業。

環境研究學者、作家Dr. Richard Oppenlander表示,美國目前在進行大規模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設施,以減輕氣候變化,預計耗費20年、至少18兆美元,但「避免氣候變化的良方就是停止食用動物,這可即刻開始,無須再等20年,且耗資遠遠低於18兆美元,實際上不需要任何費用。」他語重心長的表示。

美國有75%的人都自認為是環保主義者,為此《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作家、前牧場主人Howard Lyman( 霍華.李曼)表示,我們需要的就是所有的環保主義者都言行一致,世界就能立即進入一個新局面,「你不能既做環保主義者,又吃動物性產品。如果你想騙自己就騙自己,如果想過癮就去吃,但不要自稱為環保主義者。」

在紀錄片《奶牛陰謀: 永遠不能說的秘密》中研究指出,素食者1年可以減少1噸碳排放,可以發現肉食習慣對全球暖化的危害性息息相關,在許多國際學者、環保人士的奔波提倡之下,想做到減碳,最直接的就是從改變每個人的飲食習慣開始做起,像是氣候少女Greta Tintin Eleonora Ernman Thunberg呼籲大人們正視全球暖化的危機,在她的影響之下,全家人都開始吃素,全球瘋素食的商機正是建立在全球暖化危機、雨林生態瀕臨滅絕的現象中所颳起的一道旋風。20210120_Content_1.jpg

全球搶攻素食商機,一些工商業大國也紛紛響應「棄葷投素」,帶動全球素食熱狂潮,不但改變了百貨商場的招商心態也改變了全球食物供應鏈的產業環境,更造成全球素食產業股市投資的利多!

德國是一個講究環保的工業大國,根據德國素食協會統計,德國素食者占全國人口的8.4%,其中以高級知識份子為多,60%的素食者擁有本科文憑,10%的素食者擁有研究生學位,全德國共有 693 家素食餐廳,其中有 2/3 是純素餐廳,德國的素食文化發展極其迅速,素肉產業的擴張,不僅吸引了原本的素食顧客,還成功轉化不少彈性素食者,因此許多媒體都認為德國將會是未來引領歐洲素食革命的先行者。

美國素食人口已超過1400萬人,純素者的平均年齡是 42 歲,是消費的主力族群。2016年,美國最大牛肉生產商嘉吉(Cargill)關閉了兩所畜牧場,轉投植物肉研發;2017年, Beyond Meat在Safeway Stores旗下280個門店內銷售Beyond Meat「人造肉」,令股價暴漲超過五倍,市值超過九十一億美元;世界上最大的肉類加工商之一的戴泰森公司(Tyson Foods)也開始將植物性蛋白納入產品線中,以豌豆、亞麻子等植物製成的雞塊產品「Raised & Rotted」,植物肉年營收上看10億美元。肯德基、麥當勞等速食連鎖餐飲業者,也爭相推出植物肉產品,設法趕上全球瘋素食的商機。

英國素食者已超過350萬人,2017年,知名比薩連鎖店必勝客在英國262個門店推出純素奶酪披薩,Pizza Express和Zizzi也開始向顧客提供素披薩,同一年,英國著名連鎖店塞恩斯伯里公司所推出的純素奶酪的銷售額超出預期銷售目標300%。塞恩斯伯里公司與奧樂齊超市也推出素食新系列產品。巴克萊銀行(Barclays)更估計,未來十年,植物肉將從全球1兆4000億美元的肉品市場裡搶下10%的市占率,約1400億美元。

香港Green Common是世界首間一站式集合超市、餐廳、廚藝教室的綠色素食生活館,引入以植物為本的食材,將全球最創新的未來食物引進亞洲,如:未來漢堡(Beyond Burger)、未來熱狗(Beyond Sausage)、植物蛋(JUST Egg)和Alpha Foods的植物雞塊等都是美國以外、全球首發於Green Common的食材。此外,香港社會企業Green Monday所創立的植物豬肉品牌OmniPork,被稱作亞洲版超越肉類,由已賣到泰國、新加坡、台灣等地,全亞洲超過一千個銷售據點外,也打進萬豪酒店、君悅等飯店餐廳,每季銷售量成長都超過三成以上。

臺灣素食人口占比達14%,比起全球平均高出近兩倍,其中臺北更曾被CNN評為全球十大素食熱門城市;從日本最大零售集團永旺、美國好市多、美國安麗等,全都找上台灣的植物肉供應商。風靡全臺的「素食小夜市」菇類、蔬菜與豆製品,打造出維妙維肖的章魚燒、滷味、10元壽司、甜甜圈、炸雞排、漢堡、油飯等美食,每攤都要排一小時,顯示素食魅力無法擋。光是全球素食人口密度第二高的臺灣,素食商機每年就上看600億臺幣,可見國際素食狂潮衍生商機之不可限量!

根據投資銀行瑞士銀行(UBS)估計,光是植物肉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在二○三○年達到八百五十億美元,每年將以28%速度成長。幾乎是每間投資銀行都看好的商機,難怪Leonardo Wilhelm DiCaprio、Bill Gates、Twitter共同創辦人Evan Clark Williams與Christopher Isaac Biz Stone與全球最大風險投資公司凱鵬華盈(KPCB)等都爭相投資植物肉的商機。除了植物肉之外,其他的素食衍生食品,例如素食口味的開發、植物奶的潮流等,亦將捲動全球龐大的經濟體!

資料來源:Green Media


Back

最新文章

【個人成長】 靠這5招學好「向人求助」的藝術

明明迷路了,寧願多繞路也不肯問人,相信許多女性一定遇過男伴這種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行為,內心的OS一定是「問個路有什麼大不了的」。其實,「向人求助」就跟死亡、公開演說一樣被列入人生十大恐懼清單內...
18th May, 2025 | In Growth

Mott 32 的創辦人是金融圈出身?他讓一間餐廳成為年營收破億的中餐品牌

你可能很難想像,一家中餐廳的創辦人,過去其實是個每天對著 Excel、看財報、算投報率的金融男。更難想像的是,這個男人居然靠一隻烤鴨,讓中餐成功打進紐約、拉斯維加斯、杜拜等高級餐飲市場...
14th May, 2025 | In Strategy

健身不是她的專業,但她讓Solidcore成為美國最賺錢的訓練品牌之一

健身產業一直不缺話題,但真正能把「運動」變成一門高毛利生意的,卻不多。你可能沒聽過 Solidcore,但它已經在美國超過一百個城市開了分店,靠著一套讓人「肌肉抖到不行」的訓練方法...
12th May, 2025 | In Strategy

DoorDash 收購 Deliveroo!他曾靠貼傳單接單,如今主導 39億美元併購案

美國時間5月8日,美國外送平台龍頭 DoorDash 宣布正式收購英國外送平台 Deliveroo,這不僅是企業擴張的最新一役,也象徵 DoorDash 正式進軍歐洲市場...
9th May, 2025 | In Strategy

30歲創辦「遇見小麵」,靠一碗麵賣出374間店、準備上市

2025年4月15日,廣州遇見小麵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遞交招股書,目標成為“中式麵館第一股”。根據招股書,遇見小麵2024年實現營收1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2%...
8th May, 2025 | In Strategy

放棄短期獲利、拒絕妥協品質:Vital Farms用誠實行銷贏得24,000家通路與消費者信任

當今食品產業講求的不僅是美味與效率,更是對環境、動物與人類的責任。而在美國,有一家以「良知資本主義」為核心信念的品牌——Vital Farms,正悄悄改寫蛋品市場的遊戲規則...
5th May, 2025 | In Strategy

顛覆連鎖思維!Shake Shack創辦人用「慢擴張」與社區經營年營收破12.5億美元

Shake Shack 要來台灣了!這位「不打算開連鎖」的紐約餐飲奇才,如何打造年收12.5億美元的全球品牌?從紐約公園小攤到全球快餐連鎖2025年春天,餐飲界又一波...
5th May,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節省能帶財!Ikea創辦人Kamprad的成功哲學是節儉

IKEA的創辦人Ingvar Kamprad在1943年創辦了這間聞名全球的傢俱公司,並透過獨特的設計風格、精準的市場定位,將兼具美觀和性價比的傢俱販售到全世界,而他的成功秘訣,就在於節儉。...
4th May, 2025 | In Growth

原只是披薩佐料,卻成為美國餐飲業最熱銷年營收4,000萬的創新醬料

在美國的餐飲圈,有一個品牌正以驚人的速度從紐約布魯克林的小餐館竄紅,走進超過三萬家零售與餐飲據點,它不是哪家大企業的新產品,而是一位熱愛披薩的年輕人,在旅行中的靈感意...
2nd May, 2025 | In Strategy

從高檔中餐第二代到平價速食創業者:她用「一顆水餃」年創4.5百萬美元營收

Dumpling Daughter 是一個從波士頓起家的美食品牌,以其道地的中式家常菜——特別是手工水餃、包子和醬料——聞名。這個品牌不僅是一家連鎖餐廳,更是一個遍布全美的冷凍食品零售品牌...
30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