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無所有到他人之上!出身貧窮的頂尖企業家 - Growth - 2024-02-29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從一無所有到他人之上!出身貧窮的頂尖企業家

29th February, 2024| In Growth

出身於富裕家庭,不是通往財富頂端的唯一途徑。對於來自貧窮階級的人來說,他們別無他法,僅能選擇越拼越勇、賺取更多金錢,來等待翻身。


沒有人會討厭白手起家的故事,從這些富翁的故事裡證明,透過努力工作,並在好的時機做出明智的決定,似乎任何人都可以致富。這些企業家在致富前,曾經歷過許多風波和人生挫折,更讓成功顯得更彌足珍貴,透過他們的成功故事,能激勵無數人心。

20210701_Content_1.jpg

1.Starbucks創辦人Howard Schultz

   

  淨資產:52億美元


Howard Schultz的曾祖父是來自東歐的移民,以替人裁縫衣服為生,而Schultz的外曾祖父則為一名酒桶製造商。

Schultz的父母學歷很低,連高中都沒畢業,一生都在做低薪的工作,根據Schultz的說法,父親在他七歲時,因為一次意外而失去一份送尿布的工作,在沒有醫療保險、儲蓄和任何補償的情況下,他的父親僅能困頓地坐在沙發上,而這個受挫的形象,也一直縈繞在他的心底。

在Schultz的童年時期,家裡因為沒錢,時常顯得氣氛低迷,Schultz只能轉向運動來紓壓和逃避,後來,他甚至獲得橄欖球獎學金,順利進入大學就讀,也成為家族裡第一位就讀大學的人。在校時期,他也透過兼職和學生貸款來支付開銷,情況最差時,甚至要靠賣血來賺取收入。

這悲慘的境況在Schultz進入職場後,稍微得到好轉;在1983年時,他前往義大利出差,並深受當地的咖啡館浪漫氛圍、咖啡師調製的手法吸引,於是,他決心開一家結合咖啡館氛圍且能提供場地的社區咖啡店。儘管事情一開始的進展並不順利,Schultz甚至有一年多需要依靠妻子的薪水生活,但最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父親去世及Starbucks獲得成功後,Schultz也決心為所有員工(包含兼職)提供醫療保險,這對於當時的零售業來講,是前所未聞的一項決定;但也可看出,Schultz對於員工的支持與照護。

20210701_Content_2 (1).jpg

2.鋼鐵大亨Andrew Carnegie
   

  淨資產:165億美元(1913年)


上世紀鋼鐵大亨Andrew Carnegie的故事,一向為人們津津樂道。Carnegie出生於蘇格蘭,是手搖織布工和鞋匠之子,在1848年,這個蘇格蘭家族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決定舉家遷移至美國,並在Pittsburgh落地生根。

Carnegie的家境貧窮,甚至要與親戚合住一間臥室,而父親有時候甚至得向他人乞討。這讓他決心拼搏工作,包括擔任鐵路電報局的信使及接線員,因為他的表現良好,之後更接替鐵路部門主管,並與各界社會人士保持友好關係。

在1865年時,Carnegie離開了鐵路公司,自己創辦了Keystone Bridge Company和電報公司,運用過往積累出的專業知識,並利用自己的人脈,來贏得內部合同。到30歲時,Carnegie已成為相當富有的人。

Carnegie在成功致富後,總不忘回饋於社會,他甚至捐贈了3.5億美元(相當於今日的數十億美元),來興建2500個公共圖書館、創立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和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並致力於拓展科學、教育、世界和平等相關事業,造福了無數後人。

20210701_Content_3.jpg

3.Whatsapp創辦人 
 

  淨資產:104億美元


人們愛用的通訊軟體Whatsapp的創辦人Jan Koum,一樣來自於貧困的家庭。他出生於烏克蘭Kiev的猶太家庭,父親從事建築業相關工作。在經歷東歐的共產政權垮台後,Jan Koum的母親決定舉家遷往美國,不幸的是,在他和母親移居美國後,他的父親卻無法跟隨而去,而母親更在到達美國不久,便被診斷出得了癌症。

為了維持生計,他的母親只能繼續從事保姆工作,Jan Koum則在雜貨店擔任清潔工;同時,他們也領取包含食品券等來自政府的補助,並居住在政府提供的住房裡。但Jan Koum一直不放棄任何希望,他在移民美國的兩年後,自學了電腦編程,並加入菁英駭客組織「w00w00」,並從組織裡學到更多關於網路安全的知識。

在2007年時,Jan Koum對於自己的工作不再感到滿意,並在結束一年的南美旅行後,決心投入創業。 而他在青少年時期,由於昂貴的電話費,無法時常撥打電話給家人,因此決定創建能傳遞訊息的應用程序,並在之後創立了Whatsapp。

在Whatsapp取得成功後,Jan Koum轉向了慈善事業,他在2016年成立Koum Family Foundation,並在2018年向Stanford University捐贈了1000萬美元;對於同族裔的猶太族群和與以色列有關的組織,他也捐款了數千萬美元來支持。



資訊參考來源:howardschultz.com、history.com、leaders.com



Back

最新文章

【個人成長】成功人士必讀的時間管理學

如果想要多點屬於自己的時間處理重要的工作,最好將某些任務指派給他人完成;然而,哪些工作是屬於可分派出去的?若聘請助理又該負擔哪些職責?在《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一書裡,作者Chris...
19th January, 2025 | In Growth

不賣冷凍雞、不賺週日錢:Chick-fil-A仍年營收超200億遠超麥當勞單位收入2倍

現在的餐飲市場裡,賣炸雞的品牌多到數不清?但在這片競爭激烈的紅海中,有一間公司憑著一個簡單的炸雞三明治,打造出百億美金的事業版圖——Chick-fil-A。這不僅是一家餐廳的成功...
14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NVIDIA全新Project Digits:AI時代的個人超級電腦,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與未來

在今年的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 2025上,NVIDIA再次以突破性的技術震撼全球,正式推出名為Project Digits的個人AI超級電腦...
14th January, 2025 | In Technology

從一輛舊卡車到年營收 5,500 萬美元,Van Leeuwen 如何創造高端冰淇淋市場

如果你愛吃冰淇淋,一定得知道 Van Leeuwen 的故事。這不只是關於冰淇淋的成功,還是關於如何將夢想變成現實的完美案例。從 2008 年在紐約街頭的一台舊郵政卡車開始...
13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提高生產力!成功者7大高效習慣養成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重複的行為塑造出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從成功人士的身上,便可印證這點。大多數的成功人士並非一夜致富,而是經過長期的努力奮鬥,最重要的是...
12th January, 2025 | In Wealth / Growth

24億派對用品龍頭的崩解:Party City如何輸給了只營運兩個月的對手?

2024 年,當 Party City 宣布關閉全美所有門市時,許多人心裡浮現的是派對氣球飄散後的寂寥感。一個曾經改變派對文化的品牌,如何從高峰走向破產,讓人不禁想回顧它的起源與繁盛的歲月...
10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健身房便利店化」:瀨戶健如何用便宜和便利改變 97% 日本人的運動習慣

如果說健身是一場遊戲,那麼多數人都卡在了第一關——踏進健身房的大門。而瀨戶健(Takeshi Seto),卻想讓這個遊戲變得人人都能輕鬆玩轉。他創立的 chocoZAP,以驚人的速度在日本席捲 1...
10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你知道嗎?《魷魚遊戲》的成功,其實是一個十多年不懈努力的結果!

在2021年,《魷魚遊戲》橫空出世,一夜之間成為全球現象級的影集。但鮮有人知道,這部影集的成功,其實是一段漫長而充滿挑戰的旅程。導演黃東赫用十多年時間醞釀,從最初的靈光一現...
8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曾被投資人逼出局!Robert Greenberg如何從客廳賣鞋創造全球品牌Skechers,帶領品牌賺回82.5億美元

如果你今天穿著一雙 Skechers 的鞋子,那麼它背後的故事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精彩。這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品牌,背後的推手 Robert Greenberg,曾經歷過大起大落...
7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90後小女生14歲開始做生意,創美瞳品牌利用社交媒體為自己賺到百萬年薪

當談到創業與成功的故事,有時候我們會聽到那些已經取得顯著成就的大人物,他們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但有些人的故事可能會讓我們對「從零開始」有更深的體悟。今天,我想跟你分享一位年輕創業家的故事...
6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