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和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一樣「慢思考」 成為人生贏家 - Growth - 2022-07-13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學習和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一樣「慢思考」 成為人生贏家

13th July, 2022| In Growth

全球唯一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行為經濟學之父Daniel Kahneman在其著作《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書中,將人的思考方式分為快思考與慢思考。慢思考是人有意識地進行,需要保持足夠的專注,成功人士大多屬於慢思考類型,也就是理性思考。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喜歡冥想的原因也是因為他要保持理性思考,因為快沒有用,贏在終點才是真正的成功。

Bill Gates的「思考週」(Think Week)


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推崇冥想,他表示,這可練習如何專注,遠離腦中各種思緒。日理萬機的他,懂得以長時間的角度去審視目前規劃。

從1980年開始,Bill Gates每半年會停下工作腳步,空出整整一個禮拜進行「思考週」(Think Week)修練。

這一週當中,他排除所有外務,在家裡細讀平日沒機會細讀的報告跟書籍,並針對公司未來走向以及世界科技的新發展去思考。

以上的作為都是為了激活大腦「慢思考系統」,以助自己做出最佳決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教你如何提高決策質量_20220712_Content_1.jpg
Bill Gates每半年會安排一整個星期的思考週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被公認為「繼佛洛依德之後,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他的跨領域研究對經濟學、醫學、政治、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皆具深遠的影響,被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

Kahneman的著作《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書被指為領導人必讀書籍。這本書主要強調人們應該有意識地運用「慢思考」系統去彌補「快思考」的缺陷,提高決策質量。

人腦的兩種系統


Kahneman在《快思慢想》一書指出,人腦分成兩種系統:

直覺系統- 運行速度快,消耗腦力較少,無意識控制,又稱為快思考,簡單來說就是直覺性思考。

非直覺系統-有意識進行,需要保持足夠的專注,主動控制,又稱為慢思考。

快速思考在短期內很有用,例如遇到生死攸關問題,大腦激活它的戰鬥或逃跑機制時,它可以挽救你的生命。但從長遠來看,慢思考更有效,當您可以計劃、創建系統和積極主動時,它可以幫助您從一開始就遠離危險,例如打仗時,領導者都會事先作出計畫,撤退方法,這樣不僅可確保勝率,也可將傷害降到最低。


慢思考系統很懶惰


想想看你大多數的決定是不是都缺乏深思熟慮,也就是不經腦子就做出決定? 那是因為慢思考系統是懶惰的系統,而且既消耗能量又花時間,你需要有意識的,刻意的去思考才會啟動慢思考系統,因此,很多時候會由快思考系統佔據主導。

不過,快思考的直覺存在很多缺陷,容易導致種種偏見和失誤。因此我們應該有意識地運用「慢思考」系統去彌補「快思考」的缺陷,提高決策質量。

激活慢思考系統需刻意提示


Daniel Kahneman認為,要讓慢思考這個懶惰的系統變得勤快起來,就需要刻意提示,可以是自我提示,也可是來自於外部的提示,兩者相較,後者的提示效用更好。其中原理與人類的心理特徵相關。

舉例來說,質疑別人往往會比質疑自己更輕鬆,在做重大決策時,因壓力關係,人們往往會質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而不斷的質疑自己,或者不斷請教第三者,這也是為何 Kahneman認為「諮詢、顧問」 很重要的原因。

Kahneman指出,“客觀的觀察者比我們更容易發現我們的錯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旁觀者清,這是因為“觀察者在認知上不那麼忙碌,對信息更開放。”

因此,為何企業會聘請顧問,因為可以幫助他們發現他們視而不見的潛在陷阱,並為他們提供他們自己想不到的建議。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教你如何提高決策質量_20220712_Contentl_2.jpg

Daniel Kahneman是全球唯一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

暴露效應


Kahneman在書中也提到“暴露效應”。他引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是在校園播放一系列土耳其語神秘廣告,之後研究人員在校園內散發調查問卷,詢問學生對土耳其語的印象,是有「好感」還是很「反感」。

結果顯示:相比只重複了一兩次的詞,受試者對那些重複次數較多的詞更有好感。通過使用漢字、人臉和任意形狀的多邊形所做的實驗也都再次證實了這一發現。

Kahneman表示,在感知之前看到的單詞時,您會體驗到更大的認知輕鬆,正是這種輕鬆感給您帶來熟悉的印象。


因此,如果你聽說過一家公司,或者能記住它的名字,那麼以平均比例來說,你會更喜歡這家公司,而不是你從未聽說過的公司。這也是為何大多處的企業會花許多預算在行銷上,例如2021 年,Walmart在廣告上花費了 32 億美元。Target 將超過 2% 的收入用於營銷。


而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最常做的事就是決策,在下決策前多數人都需要集思廣益,以確保做出最佳決策。雖然集體討論總讓人感覺效率不高,但在很多情況下卻還是有意義的,因為它可以啓動很多人的慢思考,減少快思考可能帶來的偏見與失誤。

但如何做到有用的集體決策?Kahneman有兩個絕妙的建議:

事前驗屍法


Kahneman指出,一般的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沒啥效果是因為其標準做法錯了。一般人總是過於重視那些早早和果斷發言的人的意見,但這導致群體思維偏見,因此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標準程序:“從群體中獲取信息的正確方法不是從公開討論開始,而是秘密收集每個人的判斷。”

事前驗屍法對於對抗過度自信和群體迷思特別有效。這項技巧是要大家一起想像一個專案在未來以失敗告終,然後進行「驗屍」,找出失敗原因。這就是該名詞的由來:在事前解剖檢驗。

Quaker的執行長William Smithburg在對茶飲Snapple收購直覺證明是失敗的。幾年後他表示:「要引入一個新品牌,很讓人興奮。我們應該要找幾個人扮演反方,為『不』收購辯護。」

這就是事前驗屍,或許當初他們那樣檢視收購目標,可能就不會對收購Snapple會感到如此樂觀了。


飲水機暢談法


有沒發現茶水間是同事們聊天,或者大家交換意見的好地方?決策者在定下決策之前,到比較輕鬆的環境,比如辦公室的飲水機旁,聽聽大家的閒談和批評,是個可反思自己決策的好方法。

無論是聽別人的閒言閒語,還是自我反思,目的都是讓思考慢下來,盡量避免快思考系,可能給你帶來的偏見和失誤。

DreamCoach.com公司董事長、人際溝通顧問吉田典生在他擔任企業顧問期間,發現成功人士有一種容易被外界忽略的特質── 一種慢慢思考、「不急」的技術。因為快沒有用,因為,一般人是贏在起跑點,成功人士是贏在終點。

因此,如果你真正想要的不是「趕快行動」,而是「趕快做出成果」,你需要不急的技術,也就是要慢思考。

資訊參考來源:  The Times、medium、《快思慢想》



Back

最新文章

【個人成長】成功人士必讀的時間管理學

如果想要多點屬於自己的時間處理重要的工作,最好將某些任務指派給他人完成;然而,哪些工作是屬於可分派出去的?若聘請助理又該負擔哪些職責?在《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一書裡,作者Chris...
19th January, 2025 | In Growth

不賣冷凍雞、不賺週日錢:Chick-fil-A仍年營收超200億遠超麥當勞單位收入2倍

現在的餐飲市場裡,賣炸雞的品牌多到數不清?但在這片競爭激烈的紅海中,有一間公司憑著一個簡單的炸雞三明治,打造出百億美金的事業版圖——Chick-fil-A。這不僅是一家餐廳的成功...
14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NVIDIA全新Project Digits:AI時代的個人超級電腦,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與未來

在今年的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 2025上,NVIDIA再次以突破性的技術震撼全球,正式推出名為Project Digits的個人AI超級電腦...
14th January, 2025 | In Technology

從一輛舊卡車到年營收 5,500 萬美元,Van Leeuwen 如何創造高端冰淇淋市場

如果你愛吃冰淇淋,一定得知道 Van Leeuwen 的故事。這不只是關於冰淇淋的成功,還是關於如何將夢想變成現實的完美案例。從 2008 年在紐約街頭的一台舊郵政卡車開始...
13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提高生產力!成功者7大高效習慣養成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重複的行為塑造出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從成功人士的身上,便可印證這點。大多數的成功人士並非一夜致富,而是經過長期的努力奮鬥,最重要的是...
12th January, 2025 | In Wealth / Growth

24億派對用品龍頭的崩解:Party City如何輸給了只營運兩個月的對手?

2024 年,當 Party City 宣布關閉全美所有門市時,許多人心裡浮現的是派對氣球飄散後的寂寥感。一個曾經改變派對文化的品牌,如何從高峰走向破產,讓人不禁想回顧它的起源與繁盛的歲月...
10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健身房便利店化」:瀨戶健如何用便宜和便利改變 97% 日本人的運動習慣

如果說健身是一場遊戲,那麼多數人都卡在了第一關——踏進健身房的大門。而瀨戶健(Takeshi Seto),卻想讓這個遊戲變得人人都能輕鬆玩轉。他創立的 chocoZAP,以驚人的速度在日本席捲 1...
10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你知道嗎?《魷魚遊戲》的成功,其實是一個十多年不懈努力的結果!

在2021年,《魷魚遊戲》橫空出世,一夜之間成為全球現象級的影集。但鮮有人知道,這部影集的成功,其實是一段漫長而充滿挑戰的旅程。導演黃東赫用十多年時間醞釀,從最初的靈光一現...
8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曾被投資人逼出局!Robert Greenberg如何從客廳賣鞋創造全球品牌Skechers,帶領品牌賺回82.5億美元

如果你今天穿著一雙 Skechers 的鞋子,那麼它背後的故事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精彩。這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品牌,背後的推手 Robert Greenberg,曾經歷過大起大落...
7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90後小女生14歲開始做生意,創美瞳品牌利用社交媒體為自己賺到百萬年薪

當談到創業與成功的故事,有時候我們會聽到那些已經取得顯著成就的大人物,他們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但有些人的故事可能會讓我們對「從零開始」有更深的體悟。今天,我想跟你分享一位年輕創業家的故事...
6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