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觀念!Daily Harvest冷凍食品做成健康冰沙,年賺上億美元 - Strategy - 2022-10-04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顛覆觀念!Daily Harvest冷凍食品做成健康冰沙,年賺上億美元

4th October, 2022| In Strategy

今年39歲的Rachel Drori是「Daily Harvest」的創辦人,7年前她只是個默默無聞、忙碌的上班族,不過卻靠著一杯蔬果冰沙,使她名列「Forbes」雜誌最富有白手起家的女性!


Daily Harvest發想源自於一杯蔬菜冰沙

時間推回到7年前,從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畢業的Rachel Drori,在美國運通公司擔任品牌行銷。生活忙碌的她,每天都無法坐下來好好吃飯,她曾說過最糟糕的一餐就是一塊生日蛋糕。因此她常在上班前一天,把蔬果冷凍起來,隔天帶到公司,終於有空檔可以吃東西時,就把冷凍蔬菜加入牛奶、堅果打成冰沙喝。

Drori起初對這樣的午餐不以為意,卻赫然被同事發現自己常這樣吃飯。因此也有同事開始向Drori訂購她的蔬果冰沙。她發現冰沙能帶來第二份收入,因此在紐約皇后區租了一個商業用廚房,在周末賣起冰沙。為了節省人力,她也找來自己的姪子幫忙送貨。Drori立定目標,在陌生訂單未超過親朋好友5倍前,不會辭掉自己正職的工作。

沒想到過了兩個月,Drori的目標就順利達成!2015年她就辭去了工作,僅用了2萬5千美元做為創業基金,成立品牌「Daily Harvest」。


20221004_【OG +文】顛覆觀念!Daily Harvest冷凍食品做成健康冰沙 年賺上億美元_FB Content_3.jpg

▲Daily Harvest創辦人Rachel Drori 7年前只是個默默無聞的上班族。
(圖片來源:Rachel Drori  IG)

 

找到產品賣點:「冷凍蔬果」營養比新鮮食物高

擅長品牌行銷的Drori,她深知若自家的冰沙要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就必須發展出有特色的商品。她回想大家對冷凍食品的印象,就是加工且需微波的不健康食物。但實際上,也有許多冷凍食品比經過長途運輸的生鮮蔬果還要營養,像是剛採收的藍莓採收後若馬上冷凍,維他命C竟比經3天後才送到超市販售的藍莓高出2倍;菠菜也是如此,比起未冷凍的新鮮蔬菜,維他命C多了25%。


Drori找到產品的賣點,她橫跨加州到紐約尋找各地種植有機蔬菜的小農,與他們密切合作,為了讓蔬果能在最合適的時間完成採收。Drori也克服了許多困難,像是有些蔬果必須在完全成熟前就需採收,裝進有氮氣的包裝,以降低在運送時腐敗的速度。雖然還是有少部分食物在過程中就腐敗,不過與其讓食物的營養流逝,或腐敗不能食用,以氮氣包裝的方式進行運送,已讓食材耗損減少了50%。

20221004_【OG +文】顛覆觀念!Daily Harvest冷凍食品做成健康冰沙 年賺上億美元_FB Content_1.jpg

▲冷凍藍莓的維他命C比新鮮的藍莓高出2倍。


聘專業廚師、營養師 研發多種有機食物 

除了確保品質外,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的接受程度,產品必須要好吃,才能吸引消費者!因此除了冰沙外,Daily Harvest也開始賣起咖啡、雪糕、濃湯、沙律、烤餅,Drori也聘請了米芝蓮培訓廚師設計菜單、找來營養師嚴格把關每個食物的營養成分,堅持不用加工食品,也在食物內加入「抗癌食物-西蘭花」;鈣、鎂質含量高的奇亞籽;澱粉也多以南瓜、紅薯、藜麥等纖維含量高、能穩定血糖的食物為主。為了緊抓消費者,也跟上「訂閱制」的潮流DTC(Direct to Customer),讓新鮮的產品能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


精準預測消費者需求 締造品牌忠誠度

「顧客訂閱制」的方式,不僅能抓住消費者的口味,滿足消費者需求,也讓Drori能獨創先機預測消費者的需求。不過這還不夠!Drori找來之前曾在Netflix及Stitch Fix擔任演算法主管的Brad Klingenberg,從社群上找出新產品的賣點、為老顧客調整送貨頻率及飲食喜好。


在社群經營上,Drori也建立專門與和粉絲互動的團隊,每天整理並分析與Daily Harvest相關的貼文內容,找出常互動的鐵粉,收集並觀察他們對產品的評論、想吃的口味,,作為未來開發新產品的依據。當鐵粉看到自己想要的口味、產品在官網推出時,自然能締造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


至於最新流行、話題趨勢,Daily Harvest的新產品也能順勢搭上!像是Beyond Meat掀起「未來肉」旋風,Daily Harvest也推出「Crumbles」系列產品,同樣主打天然植物性蛋白,搶攻素食消費者的荷包;Oatly的燕麥奶爆紅時,Daily Harvest也立即開發出「Mylk」杏仁奶系列產品。


僅7年Daily Harvest被預估有11億美元價值

在這樣的規模下,創立僅7年的Daily Harvest就獲得投資者共1億美元投資,在市場上預估有11億美元的價值,而 Drori 因擁有估計 35% 的股份,被「Forbes」雜誌估計她的身價高達約3.5億美元。


Drori認為這一切歸功於小公司、新創公司的優勢,比起傳統食品大廠若要開發新產品,都需要花費一年左右的時間進行成本分析、市調、研發與生產,要行銷商品還需花大錢找明星、名人加持。新創公司則可省去複雜、繁瑣的流程,在食品大廠推出新產品前,就能率先發布吸引人的產品,且產品還能依據每人不同的喜好,調整口味。唯有像這樣不斷以靈活的速度跑在大廠前頭,才能讓Daily Harvest的銷量及品牌的知名度持續成長。 


20221004_【OG +文】顛覆觀念!Daily Harvest冷凍食品做成健康冰沙 年賺上億美元_FB Content_2.jpg

▲Daily Harvest販賣的商品不僅健康營養,也搭上流行話題,成功締造商機。


資訊參考來源: meet、startuplatte

圖片來源:Daily Harvest FB


Back

最新文章

30次失敗沒打敗這個80後,張一鳴靠推薦演算法,打造全球15億人使用的TikTok

他曾在創業初期被30多家投資機構拒絕、寫程式自學推薦演算法、在冬天靠電暖器度過辦公室寒夜。如今,他打造的TikTok橫掃全球、公司年營收逼近1860億美元。張一鳴,這位來自福建的工程師...
31st July, 2025 | In Strategy

她靠一個髮箍翻轉人生:從情緒崩潰到打造年收750萬美元的品牌ban.do

你可能不知道,Taylor Swift 曾戴過的一個髮箍,居然是來自一位焦慮症患者在客廳手工做出來的小品牌。而這個品牌 ban.do,從明星穿搭竄紅、賣給美國設計文創大公司 Lifeguard...
29th July,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成功企業家的運動習慣一覽

運動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特別是世界各地的成功名人,多數都有一套運動習慣,令自己長年保持強健的體魄,好為自己的健康把關,為事業衝刺。讓我們看看Richard Branson、Mark...
27th July, 2025 | In Growth

從獨自創業到掌握15萬台電梯保養合約,石田克史用併購接住整個日本產業的「高齡危機」

在日本,電梯保養產業表面看似穩定,實則隱藏著龐大的危機——中小型企業主的高齡化與後繼者不足問題。正當許多企業陷入「找不到接班人」的停滯困局時,ジャパンエレベーターサービス(Japan...
24th July, 2025 | In Strategy

從文案寫手到品牌教母,她靠1 萬元打造Frank Body,短短3年創3,000萬營收

一包咖啡渣能創造出什麼?對於澳洲創業家 Jess Hatzis 而言,答案是一個價值破億美元的全球品牌。從一間線上雜誌起家,到打造出 Frank Body 與 Willow & Blake...
23rd July, 2025 | In Strategy

貧困甜點師用一顆榛果取代可可 創傳承三代年營收192億美元的Ferrero

2025年,Ferrero宣布以31億美元收購美國早餐食品品牌WK Kellogg,這項震撼全球食品產業的交易,不只是企業規模的擴張,更象徵這家義大利家族企業正式插旗早餐市場...
21st July, 2025 | In Strategy

從月薪打工人到食品大亨:Justins創辦人靠什麼讓零食變黃金,獲Hormel高價併購?

當一位素食背包客嫌棄市面上的花生醬不夠健康,他決定自己動手做;沒想到,這個「自製堅果醬」的副業,最後卻變成了一筆 價值2.81億美元的收購案。Justin's 堅果醬...
19th July, 2025 | In Strategy

從芭蕾舞者到5億美元創業家:她讓一面鏡子成為家中健身教練

文組畢業、曾是芭蕾舞者的 Brynn Putnam,沒人看好她能打造出科技產品。但她靠著育兒期間的一個靈感,創立了居家健身品牌 MIRROR,成功打入高端市場,最終被 lululemon...
15th July, 2025 | In Strategy

出身貧困卻翻轉命運,她帶領百勝中國日開2店,70%營收來自數位平台,屈翠容怎麼做到的?

當一位從小在工廠打工、靠當餐廳服務生維生的女孩,能夠一步步成為管理超過40萬名員工、帶領肯德基、必勝客等品牌轉型升級的跨國企業CEO,她是怎麼做到的?年僅9歲便在工廠打工屈翠容(Joey...
15th July,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相信就是力量? 思維決定你是誰!

根據新思維運動,同時也是「吸引力法則」的先驅William Walker Atkinson所述,人們應該相信渴望(desire)帶來的影響力,有價值的渴求,正代表著一個人內心的抱負和願景...
13th July, 2025 | In Growth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