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錢是省出來的! 億萬富翁的消費習慣跟你想的不一樣! - Growth - 2021-10-13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個人成長】錢是省出來的! 億萬富翁的消費習慣跟你想的不一樣!

13th October, 2021| In Growth

許多人對億萬富翁生活的想像莫過於像澳洲煙草大亨Travers Beynon那樣的生活:豪宅、跑車、美女,但事實上,億萬富翁不只想的和你不一樣,他們都還過著比你還要節省的生活。

1990年代中期,Thomas J. Stanley與William D. Danko合著的《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一書,對1,000名億萬富翁,提出了 249個問題,然而出來的數據完全顛覆一般民眾對億萬富翁的想像,讓該書爆紅。
 
書中提到,這些富翁不只自己節儉,他們的父母、配偶甚至都比他們節儉。舉例來說:50%的受訪者從未花費超過399美元買西裝,而75%從未花費超過599美元買西裝、50%的受訪者從未花費超過140美元買鞋子,而75%從未花費超過199美元買鞋、50%的受訪者從未花費超過29,000美元買車,而95%從未花費超過69,000美元買車。
 
幾年後,他們又做了一個研究,發現受訪的億萬富翁中,99%以上不曾購買林寶堅尼、法拉利、勞斯萊斯、賓利等彰顯身分的名車。
 
另外, 90%的富翁在請朋友的酒費最多只花26美元,如果是自己喝的話甚至更少。而有95%的人就連在自己最愛吃的餐廳,也不會花超過40美元。
 
當然,這數據以今天消費物價看來是不準確的,但這些數據的重點是要告訴大家,大多數百萬富翁的致富主因都是節儉,而非高收入。

Content_1_錢是省出來的!  億萬富翁的消費習慣跟你想的不一樣!.jpg
 
此數據還挺可靠的。有位「有錢人」友人,並未擁有豪車,只買了輛普通牌子的休旅車,出入多是踩單車,衣櫃裡只有五套衣服,其妻至多也只有5雙鞋。其他一些經濟地位頗高的友人生活方式也極儉樸,從來只買「需要」的東西而已。
 
根據 MillionaireFoundry.com上的百萬美元富翁統計數據表明,他們平均需要 32 年才能達到百萬美元資產。所以,節省絕對是通往有錢的道路。
 

有錢人都是理財達人

書中作者提出一個計算自己是否是理財達人的公式

(年齡 x 年收入 /10) – (財產繼承) = (應有的資產淨值)

超優理財族:實際資產淨值 > 應有資產淨值2倍

超遜理財族:實際資產淨值
 
例如:你目前50歲,年收入300000美金,假設沒有財產繼承,你合理的淨資產應該是:50 x 300000/ 10 = 應有的資產淨值是150萬美元。
 
如果你的實際淨資產大於150萬美元的2倍,代表你的理財很成功,書中稱為超優理財族。如果實際淨資產小於150萬的1/2,也就是小於75萬美元的話,代表理財非常失敗,書中稱為超遜理財族。

Content_2_錢是省出來的!  億萬富翁的消費習慣跟你想的不一樣!.jpg
 

有錢人定義

作者認定的有錢人,指的並不是土豪或是上市公司董事長,而指就是上述所指的超優理財族。這意謂著你不用含金湯匙或創辦公司才能當有錢人,靠良好的消費習慣及理財人人都可成為有錢人。

書中指出有錢人通常非常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100%的富人會做財務預算規劃,66%的富人會記錄自己的收支,並且64%的人訂有明確的終身目標。
 

富人有許多資產是「未實現收入」

書中指出,這些富翁平均將其收入的 25% 左右儲蓄,並且相信“聰明的投資”是他們成功的關鍵,他們將大約一半的可投資資產投資於股票。
 
實際上許多富人的收入是潛藏在資產的增值中,比方說股票、房地產的增值當中,這些資產直到賣出之前都不用繳稅,稅務往後遞延,可以讓資產在更長的時間內累積價值與複利。
 

為理財花時間

書中揭示;超優理財族平均一年花在投資理財的時間為100.8小時,超遜理財族為55.2小時。

超優理財族除了願意多花時間在投資理財上,他們有59.1%是自雇工作者(self employed)不然就是小老闆或專業人士。
 
作者解析,因為自雇者完全得靠自己達成經濟獨立,因此較具危機意識,因此財務規劃也算是他們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
 

追求財務自由

在Thomas.J.Stanley的另一本書《為什麼他們擁有億萬財富,而你卻沒有?》中,觀察了733位百萬富翁的生活方式。他發現這些富翁的喜悅及自我滿足來自於家人、朋友、財務自由、身體健康等,而非瘋狂消費。
 
 
由此可見,習慣、觀點和紀律可以為您帶來財務安全和“真正的”財富,是邁向自由與獨立的道路,成為富翁的道路一點都不難。
 
 
 
 
資訊參考來源:《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死薪水的不投機致富金律》




Back

最新文章

【ABLPeople】億萬富翁、彭博社創辦人Michael Bloomberg:內容才是核心競爭力

管理學大師Tom Peters曾說:領袖創造領袖。成功人士的故事必定有其值得效法之處,因此ABL為各位整理了中外各行業領袖的成功故事,從中學習Leaders的高瞻遠矚...
16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 Growth

17 歲離家,27 歲賺 1 億,Nasty Gal創始人靠eBay 起家,0 元起家從破產到被收購

如果有人告訴你,一個曾經翻垃圾桶找飯吃、偷書賣錢的叛逆少女,能在不到十年內打造出年銷售額破 1 億美元的時尚帝國,你會相信嗎?Sophia Amoruso 做到了。她創辦的 Nasty Gal...
10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 首富心學!解析清末中國首富胡雪巖的五字商訓

誰是胡雪巖?小說裡,他叫做胡雪巖,正史上,他叫做胡光墉。胡雪巖出身卑微,幼年失怙,幫人牧牛,十四歲跟隨徽商親族,到杭州一家錢莊當學徒,由於他頭腦靈活又勤奮,最後繼承了錢莊,並且將觸角伸及其他行業...
9th March, 2025 | In Growth

不當建築師,改賣烤雞賺進90億披索!創辦人轉戰Hotel101再創千億全球飯店品牌

在菲律賓的街頭,一縷燒烤雞的香氣,曾經點燃了一個年輕人的創業夢想。他叫 Edgar "Injap" Sia II,一個從小城走出來的普通人,卻用非凡的眼光和堅持,打造出 Mang...
7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從「窮困藝術家」到年營收660萬美元:Jono Pandolfi 如何用手工陶瓷征服米其林餐廳

當一名高中生因為偶然的機會接觸陶藝,誰能想到這段經歷會改變他的一生?Jono Pandolfi,就是這樣一位從單純熱愛陶藝,到最終打造出高端手工餐具品牌 Jono Pandolfi Designs...
6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離開 VOX 後,Huge If True創辦人靠 YouTube 內容創業,年營收突破七位數

如果未來的科技真的能改變世界,那將會是多麼驚人的事情?Cleo Abram 不滿足於媒體對新技術的悲觀敘事,毅然辭去工作,創立 Huge If True,一個專注於探索「如果這是真的...
6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單店每月營收420萬!ABV創辦人打造精釀啤酒連鎖,如今全台開出14間分店

在精釀啤酒文化尚未普及的台灣,一個熱愛冒險的年輕人決定將世界各地的啤酒風味帶進人們的餐桌。他是鄭訓宇(Camilo),ABV Bar & Kitchen 的創辦人,從背包客到餐飲創業家...
5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他用100個免費贈品,換來70萬粉絲與千萬營收——Coconut Bowls 如何靠社群崛起

在這個消費者日益關注環保與永續發展的時代,一個簡單的創意如何能夠從零開始,打造出全球熱門品牌?Coconut Bowls 的創辦人 Jake McKeon,憑藉著一次在峇里島的靈感...
4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健身教練+企業顧問=超過19,000家門市的品牌!Chomps 創辦人的創業邏輯解析

2012年,一場尋常的德州撲克比賽,意外促成了一個價值數億美元的健康零食品牌——Chomps。當時的Pete Maldonado並不是什麼食品業大亨,而是一名健身教練。他的日常...
3rd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每周工作 80 小時,她如何用「零廣告費」讓 C. Hesse Cheese 成為全美高端餐廳的首選供應商

你能想像一位主修宗教研究的畢業生,最終成為乳酪界的佼佼者嗎?Caroline Hesse 的創業故事,正是一場從人文學科到美食藝術的奇妙轉變。從學術到乳酪的奇妙轉折Caroline Hesse 在...
27th February,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