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千古第一謀臣張良的致勝之道 與現代企業管理的應用 - Growth - 2021-07-05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個人成長】千古第一謀臣張良的致勝之道 與現代企業管理的應用

5th July, 2021| In Growth

被司馬遷稱讚「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張良、坊間百姓讚許的「張良計」,無人不知的「圯橋三敬履」的故事。張良自幼苦讀又務實,具有中國傳統溫良恭儉讓的美德、並胸懷大志,對長遠事情重規畫,協助劉邦創立漢朝居功至偉。後人的分析就指,張良的成功之道,很大程度在於能忍、寵辱不驚,有遠大眼光及善於觀察形勢,值得現代企業家與個人好好學習。

張良、字子房,是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史記》作者司馬遷讚揚張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因此,張良又被譽為「謀聖」,他的名字成了智慧的代名詞,與文聖孔丘、武聖關羽、詩聖杜甫等人一起並列為中國古代的14位聖人。

後人分析認為,張良之所以可以成功,離不開六大因素:

1. 胸懷大志 受辱不怒

張良由年少至成名後,多次展示出寵辱不驚的能耐。張良年少時行刺秦王未逐,躲在下邳,在橋上遇上黃石公,黃石公要張良給他去橋下撿鞋,撿了之後又讓張良給他穿上;張良看他年老,給他撿起穿上,然後黃石公就告訴他某日早來橋上等他;頭兩次張良遲到,被黃石公一頓訓斥;第三次,張良天一黑就來橋上等著,黃石公認為張良「孺子可教」,送了他一本《太公兵法》,史稱為「圯橋三敬履」的故事。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有一篇文章讚揚張良胸懷大志,受辱而不怒的本領。名為《留候論》的文章,指出「忍」性是張良成功的先決條件。原文指:「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說明劉邦所以能勝、項羽所以會敗,是因為一個能忍、一個不能忍。而劉邦所以能忍,是身邊謀臣張良(子房)教他的。可見一切要成功的人士,必先在「忍」字下極大的功夫。

「忍」字訣在現代管理學上,亦十分重要,與商業上的競爭對手談判,談得合約,除了要有適當的談判技巧,忍耐力亦十分重要。

2. 劍膽琴心 順勢而為

張良作為戰國時韓室後裔,祖父和父親曾為五代韓王當過宰相,人稱「五世相韓」。

公元前230年,韓國被秦始皇消滅了。韓國滅亡了,張良家族的大廈也轟然倒塌,因此張良對秦始皇結下了深深的國仇家恨。

為報亡國之恨,張良變賣家產,四處尋求天下勇士刺殺秦始皇。後來終於以重金求得一位力貫千鈞的大力士,此人能舞動60公斤的大鐵錐,在博浪沙伏擊秦王,可惜未能成功。壯志未酬的張良不得不隱姓埋名,逃到江蘇的下邳躲避了9年,抗秦之心不變,最終亦為劉邦取得天下。

秦始皇雖滅六國一統天下,但未能安撫民心,仍以暴政馭民,激起更猛烈的反抗,張良就是其中之一。抗秦而不是護秦,這是順應時勢的正確道路。

在現代的管理學上,只要認定自己的目標是正確的,即不妨奮力出擊,就算一時不順,最終亦可以成功。

3. 知人之明 輔助英主

在戰國後期,風起雲湧,到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張良眼看時機已到,也順勢牽頭起義,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後來他遇到劉邦,倆人相談甚歡,一見如故。在當時魚龍混雜的反秦團隊中,有許多不久後已灰飛煙滅,張良獨具慧眼選擇了劉邦這種有雄心、有遠謀、有氣度的團隊,證明了他甚有知人之明。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張良之所以能夠在劉邦的團隊從容轉身,身居要職,在於他獨具慧眼,選中了劉邦這個適合自己的領導。放在現代的管理學上,有知人之明,絕對是成功的關鍵之一。

4 誘之以利 曉之以理

張良最擅長給人出謀獻策,終其一生通過自己的計謀滅掉秦國,報韓國被滅之恨。張良用計,大抵從三方面著手:對敵誘之以利,對友曉之以理,對己明哲保身。分清敵友、靈活用計,是張良多次獲得勝利的不二法寶。

張良對敵一般以金錢、土地、官位收買敵人。嶢關之戰,張良用奇珍異寶去收買嶢關守將,而輕而易舉攻取了咸陽;其後,張良用重金收買項羽的叔叔項伯,讓鴻門宴化險為夷。

隨後項羽分封天下,張良透過項伯為劉邦請得漢中地,為日後出關併三秦打下基礎。當劉邦入漢中時,張良又勸他燒絕棧道,示無還心,以免項羽猜疑。垓下之戰,各路諸侯故意失約,張良仍是用劃地、封侯等誘餌為計讓諸侯如約而至,為徹底打敗項羽、統一全國立下不朽功勳。

從西方管理學角度,早歸納出中華數千年管理學三工具論:威脅、利誘、動之以情,與天下第一謀臣張良的用計,不謀而合。

5. 明察秋毫  清楚定位

在攻陷秦國之後,劉邦進咸陽宮,見宮內美女如雲,奇珍異寶不計其數,從未見如此多美女及財寶的劉邦,就決定要住進秦宮。但他身邊的重臣,樊噲及張良多次勸阻,張良指:秦朝荒淫無道,我們才打到這裡。既然是為天下除害,就應儉樸為本,勸劉邦要像守喪一般守著底線。最終,劉邦沒有住進秦宮,並成為一代明君。

另外,跟隨劉邦打天下的歲月里,張良始終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找得很準,一直充當劉邦最倚重的謀臣,善於運用自己的權力,但又沒有越權,擔起應付的責任。

放在現代管理學上,如果不懂為同儕及自己作長遠打算,及清楚自我定位,也不足以取得成功。

6. 淡薄名利  功成身退

輔助劉邦成就了千古霸業之後,張良韜光養晦,基本不參與政治,除了利用智慧穩定當時太子劉盈的地位,以免天下大亂,其後並全身而退。其後,張良熟知「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謝絕了劉邦封齊地的賞賜,只取出生地留為封賞,是為留侯。

張良以國策顧問的身分淡出視野,全身而退,避開了呂后迫害,沒有淪落到韓信那般功成身死的下場。張良死後諡為文成侯,此後世人也尊稱他為「謀聖」。

在適當的時候懂得急流湧退,才可以避免招來屈辱,甚至是殺身橫禍。

20210702_Content_1.jpg

資料來源:KK News , Si.cecda.info



Back

最新文章

顛覆連鎖思維!Shake Shack創辦人用「慢擴張」與社區經營年營收破12.5億美元

Shake Shack 要來台灣了!這位「不打算開連鎖」的紐約餐飲奇才,如何打造年收12.5億美元的全球品牌?從紐約公園小攤到全球快餐連鎖2025年春天,餐飲界又一波...
5th May,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節省能帶財!Ikea創辦人Kamprad的成功哲學是節儉

IKEA的創辦人Ingvar Kamprad在1943年創辦了這間聞名全球的傢俱公司,並透過獨特的設計風格、精準的市場定位,將兼具美觀和性價比的傢俱販售到全世界,而他的成功秘訣,就在於節儉。...
4th May, 2025 | In Growth

原只是披薩佐料,卻成為美國餐飲業最熱銷年營收4,000萬的創新醬料

在美國的餐飲圈,有一個品牌正以驚人的速度從紐約布魯克林的小餐館竄紅,走進超過三萬家零售與餐飲據點,它不是哪家大企業的新產品,而是一位熱愛披薩的年輕人,在旅行中的靈感意...
2nd May, 2025 | In Strategy

從高檔中餐第二代到平價速食創業者:她用「一顆水餃」年創4.5百萬美元營收

Dumpling Daughter 是一個從波士頓起家的美食品牌,以其道地的中式家常菜——特別是手工水餃、包子和醬料——聞名。這個品牌不僅是一家連鎖餐廳,更是一個遍布全美的冷凍食品零售品牌...
30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24歲被踢出Facebook錯失百億持股,他用AppSumo年賺8位數

在矽谷的競爭激烈環境中,能從一次次挫敗中脫穎而出的創業家寥寥可數。Noah Kagan,這位曾在 Facebook 被開除、錯失千萬美元財富的年輕人,憑藉堅持與敏銳的市場洞察...
29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一位中輟生、沒有烘焙經驗,卻創造出年營收破10億美元的甜點帝國

Crumbl,一個以超大份量餅乾和每週更換創意口味聞名的甜點品牌,從2017年美國猶他州的一間小店,迅速成長為遍佈美國及加拿大的連鎖帝國,截至2024年已擁有超過1,071間分店...
28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MIT輟學卻成全球最年輕白手起家富翁,Scale AI創辦人靠貼標籤訓練生成式AI

在生成式 AI 革命中,OpenAI 的 ChatGPT、Waymo 的自動駕駛技術、NVIDIA 的 GPU 圖像處理技術等,都依賴於一家公司——Scale AI 來進行 AI 訓練。Scale...
27th April, 2025 | In Technology

戰爭摧毀工廠,他卻創辦LIHIT LAB.:田中經人如何締造市值40億百年文具帝國

在日本文具界,LIHIT LAB.(リヒトラブ) 以其高功能性與設計感兼具的產品聞名,從檔案夾到筆袋,無不體現「好用、耐用、美觀」的品牌精神。然而,這家大阪起家的企業背後...
25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沒產業知識,卻做出讓Coca-Cola都想投資的品牌,Vita Coco 創辦人用地推打下10億美元市場

Vita Coco 的創辦人,沒有食品背景,只有一句話的靈感與滿腔熱血。在資源最少的時候,他們選擇「All In」,從紐約街頭一路闖進納斯達克。今天,這個品牌不只拿下全美椰子水市佔第一,更成為...
24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他放棄牙科顧問高薪,買下一間冰淇淋店Novel Ice Cream,創下年營收120萬美元

在亞利桑那州的一條安靜街角,有一間每天都排著長隊的小冰淇淋店。你可能會以為它是某位甜點師傅多年鑽研的心血結晶,但實情卻出乎意料——這家店的老闆,原本是一位牙科產業的顧問,從未想過有天會賣冰淇淋為生...
23rd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