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策略】國內速食時裝品牌SHEIN 成歐美90後Z世代時尚品牌 - Strategy - 2021-08-18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商業策略】國內速食時裝品牌SHEIN 成歐美90後Z世代時尚品牌

18th August, 2021| In Strategy

速食時裝已經成為21世紀年輕人消費的主要途徑,當中特別是通過網上銷售的速食時裝。而在歐美年輕人的圈子當中,一個名為SHEIN的時裝品牌,迅速成為最流行的時裝品牌。然而,SHEIN的背景相當神秘,因為其本身沒有實體店,只依靠網上渠道銷售。SHEIN在2020年的年收入接近100億美元,是連續8年有超過100%的增長率。

速食時裝在上世紀七十年代ZARA帶起熱潮,近年的H&M以及Uniqlo,成為實體連鎖店中,速食時裝的代表。然而,這種時裝文化,近年漸漸由實體店移向網上。網上購物新潮流,令電商能在不知不覺之間,一夜創富。近年,一間國內網上成衣品牌SHEIN的速食時裝品牌,迅速攻佔歐美以至中東的市場。

SHEIN出口的國家達至220個,包括多個歐美國家。當中,美國是SHEIN最龐大的消費市場。在今年的六月份,SHEIN一舉超越了Amazon,成為蘋果iOS App Store及Android Play Store最多人下載的美國購物程式,打破了50多個國家的紀錄。目前,SHEIN在54個國家的iOS購物應用榜單排名第一,在13個國家的安卓裝置中排名第一。

2020年,SHEIN的年收入接近100億美元,是連續8年的市場增長率超過100%。根據研究機構Cbinsights資料,SHEIN估值超過150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具價值的初創公司之一,排在位元組跳動、Stripe、SpaceX等之後。

20210818_Content_1.jpg

被喻為「電商界的TikTok」

除了銷售數字佳之外,SHEIN的口碑亦不俗,已成為YouTube以及Tik Tok等頻道中,最多人談論的時裝品牌。因為在海外頗受年輕人的追捧,行業研究人士稱SHEIN為「電商界的TikTok」,將其與TikTok類比並非毫無道理。

由於SHEIN的款式多、價格吸引,網上可以看到很多「沉迷於SHEIN」的相關推文,比如,「天啦,我太沉迷於SHEIN了」,「SHEIN是我銀包大害」, 「沉迷於SHEIN,買買買停不了」等。

20210818_Content_2.jpg

SHEIN的三度板斧:平價、新款、大量推廣

如果問SHEIN如何可以攻陷年輕人的市場,SHEIN給出的答案,仍然離不開電商的三度板斧:平價、不斷推新款,以及不斷找明星代言。

在SHEIN的平台上,可以看到一件短袖上衣平至6美元,連衣裙12美元,牛仔褲17美元,最貴的大衣也只是28美元。和SHEIN相比,亞馬遜的衣服也貴得多。

而且SHEIN的選擇也多,每月上新款一萬多款,年輕人實在很難抵住引誘。一如其他的網店,Shein的「存貨單位」(Stock Keeping Unit, SKU)十分多元化,因此款式亦十分多,並不時會加入更多新的款式。不過,SHEIN的團隊只負責設計,代工的工作,SHEIN仍然會找位於廣州番禺眾多代工廠來進行。

另一方面,有別於其他西方的服裝品牌,會將生產的工序直接交給代工廠,SHEIN會親自與國內的成衣廠商搞好關係,加快一旦收到訂單之後的打樣以至生產的流程。

另一方面,為了迅速攻陷歐美市場,SHEIN亦找來了Katy Perry , Nick Jonas及Lil Nas X 等美國著名音樂人,憑藉贊助他們的音樂活動,來進行推廣。

SHEIN的快速生產模式

「速食時裝」之母Zara自從1974年建立以來,最快只要2星期就可以設計出一款新產品,並上貨架,每年發行超過10,000種新款式。

而2008年於南京成立的SHEIN,亦參考了Zara的成功模式,然而SHEIN沒有實體店,只有網上店。要快速生產時裝,SHEIN複製了Zara的成功之道,在Zara總部,西班牙西北部港口城市拉科魯尼亞的產業叢集,無數製衣車間為ZARA製造發往世界各地的應季服裝。

SHEIN在廣州番禹,也有一個類似的產業叢集。數百家服裝廠圍繞著SHEIN的總部大樓,能迅速及時響應訂單,從打樣到生產的流程,最快只要7天。

創辦人許仰天以婚紗賺取第一桶金

SHEIN創始人兼CEO許仰天(Chris Xu)1984年出生山東省,在青島讀大學,2007年畢業後到南京工作。許仰天曾在一家跨境服務諮詢公司短暫工作過,從事搜尋引擎最佳化(SEO)工作。

當時,許仰天發現中國作為跨境電商利潤豐厚,於是帶領其團隊進行婚紗跨境電商工作。2011年,美國婚紗的平均價格為1166美元,然而在蘭亭集勢和SheInside(SHEIN的原名)等跨境電商平台上,平均價格僅為209美元。即使價格偏低,考慮到中國本土的製造優勢,中國賣家仍然可以賺取高額利潤。

在靠著婚紗生意積累到第一桶金後,2012年初,許仰天開始將業務範圍擴大到受眾更廣的女裝,並開始全力轉做跨境女裝。

當時,SHEIN並沒有自己的供應鏈,只是去當地的服裝批發市場,買一堆衣服,然後把資訊上傳到網站。這並不比一般的eBay賣家更復雜。SHEIN甚至不做攝影宣傳,圖片來自於批發賣家。

然而,SHEIN業務擴張的秘訣,不單止是因為價格便宜,更加是由於許仰天當時經憑藉著自己SEO的工作經驗,當其它跨境女裝公司還沒真正制定出有效線上銷售服裝策略時,許仰天已在網路營銷方面發力。

早在2011年,SHEIN就成為首批和社交媒體上的網紅合作的服裝公司之一,並透過和像Pinterest這類知名社會平臺合作的方式吸引流量。SHEIN還得到了Instagram、TikTok等平臺的流量紅利。SHEIN很早就開始在TikTok營銷,在2020年成為TikTok上最受關注的品牌。

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低價吸引再加上強有力的營銷手段,到2014年年底,SHEIN的訂單量達到每個月兩三千萬元人民幣(約三至四百萬美元),高峰時四五千萬元人民幣(約五至六百萬美元)。為了跟上市場節奏,加快擴張速度。2015年,SHEIN把總部搬到了素有「服裝工廠」之稱的廣州番禺。

然而,SHEIN總愛為自己蒙上神秒的面紗,其網站上總部是位於美國的新澤西州。

到2016年,SHEIN已經建立起一支800人團隊,可以快速設計衣服、打樣板,最後送去工廠生產。SHEIN透過一手控制生產鏈,從設計和原型,到採購到製造,再將每個步驟高度數字化,如此不僅使公司能夠每天生產出數百種針對不同地區和使用者口味的新產品,還能有效節約生產和經營成本。


資料來源:VOX, Aquisha 



Tags :
Back

最新文章

【個人成長】成功企業家的運動習慣一覽

運動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特別是世界各地的成功名人,多數都有一套運動習慣,令自己長年保持強健的體魄,好為自己的健康把關,為事業衝刺。讓我們看看Richard Branson、Mark...
27th July, 2025 | In Growth

從獨自創業到掌握15萬台電梯保養合約,石田克史用併購接住整個日本產業的「高齡危機」

在日本,電梯保養產業表面看似穩定,實則隱藏著龐大的危機——中小型企業主的高齡化與後繼者不足問題。正當許多企業陷入「找不到接班人」的停滯困局時,ジャパンエレベーターサービス(Japan...
24th July, 2025 | In Strategy

從文案寫手到品牌教母,她靠1 萬元打造Frank Body,短短3年創3,000萬營收

一包咖啡渣能創造出什麼?對於澳洲創業家 Jess Hatzis 而言,答案是一個價值破億美元的全球品牌。從一間線上雜誌起家,到打造出 Frank Body 與 Willow & Blake...
23rd July, 2025 | In Strategy

貧困甜點師用一顆榛果取代可可 創傳承三代年營收192億美元的Ferrero

2025年,Ferrero宣布以31億美元收購美國早餐食品品牌WK Kellogg,這項震撼全球食品產業的交易,不只是企業規模的擴張,更象徵這家義大利家族企業正式插旗早餐市場...
21st July, 2025 | In Strategy

從月薪打工人到食品大亨:Justins創辦人靠什麼讓零食變黃金,獲Hormel高價併購?

當一位素食背包客嫌棄市面上的花生醬不夠健康,他決定自己動手做;沒想到,這個「自製堅果醬」的副業,最後卻變成了一筆 價值2.81億美元的收購案。Justin's 堅果醬...
19th July, 2025 | In Strategy

從芭蕾舞者到5億美元創業家:她讓一面鏡子成為家中健身教練

文組畢業、曾是芭蕾舞者的 Brynn Putnam,沒人看好她能打造出科技產品。但她靠著育兒期間的一個靈感,創立了居家健身品牌 MIRROR,成功打入高端市場,最終被 lululemon...
15th July, 2025 | In Strategy

出身貧困卻翻轉命運,她帶領百勝中國日開2店,70%營收來自數位平台,屈翠容怎麼做到的?

當一位從小在工廠打工、靠當餐廳服務生維生的女孩,能夠一步步成為管理超過40萬名員工、帶領肯德基、必勝客等品牌轉型升級的跨國企業CEO,她是怎麼做到的?年僅9歲便在工廠打工屈翠容(Joey...
15th July,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相信就是力量? 思維決定你是誰!

根據新思維運動,同時也是「吸引力法則」的先驅William Walker Atkinson所述,人們應該相信渴望(desire)帶來的影響力,有價值的渴求,正代表著一個人內心的抱負和願景...
13th July, 2025 | In Growth

從政府經濟學家到全球三冠王琴酒創辦人,Matt Jones如何用故事打造年營收破億的Four Pillars Gin

他原本是政府經濟學家,卻靠一瓶琴酒改寫人生——短短10年,把Four Pillars Gin打造成全球最受矚目的精釀品牌,連續三度榮獲「全球最佳琴酒製造商」。三位創辦人的共同夢想2013年...
11th July, 2025 | In Strategy

辭去百萬年薪的金融高位,Evereden 在5年內衝上1億美元年營收,打造「下一個嬌生」

她曾是高盛最年輕的分析師,手握千萬美元投資案,卻在事業巔峰時毅然放下一切,只為了幫孩子們找到「真正安全的護膚品」。她說:「如果連我這樣的專業投資人都無法相信市面上的產品...
7th July,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