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策略】Rupert Murdoch傳媒帝國 左右英美政壇數十年 - Strategy - 2021-05-07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商業策略】Rupert Murdoch傳媒帝國 左右英美政壇數十年

7th May, 2021| In Strategy

澳洲傳媒大亨的梅鐸(Rupert Murdoch),年少時由父親接手澳洲小報社,其後創辦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透過不斷收購,擁有霍士新聞(Fox News)、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英國太陽報(The Sun)、《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等多不勝數的媒體事業。其傳媒帝國的政治影響力非比尋常,由澳洲本地政壇、英國脫歐以至美國前總統Donald Trump當選,都可見新聞集團在發揮影響力。

澳洲傳媒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出生於傳媒家族,21歲時繼承了父親於澳洲阿德萊德的一份小報The News,當時的發行量只要7.5萬份。年紀輕輕的梅鐸已經了解到父親如何利用報章,來幫助政治人物宣傳,再反過來透過政治人物幫助他的事業。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梅鐸收購了澳洲及新西蘭的多份報章,並於1969年涉足英國的報業,收購了當時的《世界新聞報》(News of the World),其後又收購了《英國太陽報》(The Sun)以及《泰晤士報》(The Times),之後再收購了美國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以至出版社Harper Collins。這時候的梅鐸,開始幫助英美政治人物宣傳,增加自己在英美的政治影響力。

一九八零年,梅鐸正式成立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統一管理旗下多個媒體。除了擁有英美多個媒體報章外,最有影響力的包括有道瓊斯公司(Dow Jones Company)、霍士集團(Fox Corporation),以至電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等。 

20210507_Content_1.jpg

左右英國政壇 令英國成功脫歐

梅鐸不斷擴大其傳媒帝國的版圖,但發揮傳媒影響力,也許才是其真正的野心。事實上,新聞集團的影響力,由英國的保守黨至美國的共和黨,橫跨八九十年代至千禧世代。

在英國方面,《太陽報》影響力延續數十年,上世紀80年代,梅鐸是保首黨女首相Margarat Thatcher(戴卓爾夫人)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1992年大選過後,《太陽報》更高呼「贏家是太陽報」,宣稱他們的1000萬讀者,令前英國首相John Major所屬的保守黨意外勝出。然而,《太陽報》其非一直支持保守黨,其後3場大選,本來屬右翼的《太陽報》改變立場,轉而支持工黨貝理雅(Tony Blair),令工黨脫穎而出。近年的脫歐問題上,《太陽報》又發揮強大的影響力,大力支持脫歐。最終英國在2020年1月底成功脫歐。媒體認為,脫歐成功也要算上梅鐸集團的功勞。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分析批評,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旗下的英國《太陽報》花了多年時間,將歐盟「妖魔化」,並協助英國脫歐(Brexit)陣營,令英國政壇持續混亂至今。

在澳洲本土方面,梅鐸的新聞集團亦一直積極左右政壇,被指責透過家族報紙《澳洲人》(The Australian),發揮影響力,推動右翼的觀點,還接近政治人士托尼·阿博特(Tony Abbott),令他於2013年,當選總理。

2016年,梅鐸家族開始執掌澳洲天空新聞台(Sky News Australia),引入了美國Fox News模式,改變澳洲政治氣候。Sky News Australia迅速推介了一系列右翼觀點節目,通常聚焦種族、移民和氣候變化。該節目後來被稱為「入夜後的天空」(Sky After Dark)。

20210507_Content_2.jpg

《霍士新聞》與共和黨關係密切

在美國方面,《霍士新聞》(Fox News)多年來一直是共和黨的忠實支持者。這方面,在美國共和黨前總統Donald Trump 在2016年參選時,再一次得到印證。Fox News成功力捧支持的Donald Trump上位,而超會製造話題的Donald Trump,又間接幫助《霍士新聞》延續它20年收視冠軍的佳績。

曾任Fox News主持的美國大學(America University)教授霍爾(Jane Hall)指出,雖然兩極化的政治傾向與政治罵戰並非Fox News獨有,但Fox News將此現象強化。《紐約時報》評論曾指出,近年Fox News增強了本土主義者的反抗,促成極右翼的崛起,也促成Donald Trump在2016年當選美國總統。

曾為前總統George W. Bush效力的新聞工作者弗魯姆(David Frum)甚至表示,「共和黨過去以為Fox News是在為共和黨效力,現在才了解,其實是共和黨在為Fox News效力。」從此可看出梅鐸媒體帝國呼風喚雨的影響程度。

接連出售旗下媒體

2018年,梅鐸接連出售旗下的媒體,包括以524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21世紀霍士公司(21st Centurey Fox)出售給迪士尼,令媒體大為關注。之後,梅鐸的新聞集團,在競購英國天空集團(Sky News)上,又敗給了Comcast,並同意Comcast以約15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將其握有的天空39%股權,使Comcast可完全控制天空。

由於Sky News是Murdoch於一九八九年,與英國廣播公司共同創立的,其一直爭取擴大Sky News控制權,最終卻被迫放棄,令人關注霍士新聞在英國的影響力,會否削弱。

至於新聞集團出售電影公司,卻被認為是明智之舉。由於21st Century Fox主要是電影、電視的資產。而世界各地的觀眾、特別是年輕人,近年都比較喜歡看Netflix等視頻網絡服務。新聞集團此舉等於放棄傳統媒體,可能爭取未來的焦點,只放在新聞身上。

年屆九十歲 接班問題埋下隱憂

梅鐸多年來將家族留下的地方小報,壯大為龐大的媒體王國,除了顯示其政商手段以及野心之外,也歸功於他凡事親力親為的態度。現年90歲的Rupert Murdoch並未正式退休,將集團事業的決策權平分8等份,最年長的四個孩子各有1等份決策權,而他掌握剩下的4等份,這也代表直至今日,整個集團仍然由他主導。

梅鐸的新聞集團近年亦出現權鬥,因為梅鐸次子Lachlan Murdoch,以及他的第3個兒子James Murdoch都希望成為接班人,為了平息內鬥,梅鐸安排兩名兒子在集團內眾多公司都擔任同等高職,此舉卻讓企業出現雙頭馬車,遇到重要決策,還是需要梅鐸親自出面解決。令接班問題遲遲未有定案,也令外界對集團的未來不禁感到擔心。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CNBC





Back

最新文章

顛覆連鎖思維!Shake Shack創辦人用「慢擴張」與社區經營年營收破12.5億美元

Shake Shack 要來台灣了!這位「不打算開連鎖」的紐約餐飲奇才,如何打造年收12.5億美元的全球品牌?從紐約公園小攤到全球快餐連鎖2025年春天,餐飲界又一波...
5th May,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節省能帶財!Ikea創辦人Kamprad的成功哲學是節儉

IKEA的創辦人Ingvar Kamprad在1943年創辦了這間聞名全球的傢俱公司,並透過獨特的設計風格、精準的市場定位,將兼具美觀和性價比的傢俱販售到全世界,而他的成功秘訣,就在於節儉。...
4th May, 2025 | In Growth

原只是披薩佐料,卻成為美國餐飲業最熱銷年營收4,000萬的創新醬料

在美國的餐飲圈,有一個品牌正以驚人的速度從紐約布魯克林的小餐館竄紅,走進超過三萬家零售與餐飲據點,它不是哪家大企業的新產品,而是一位熱愛披薩的年輕人,在旅行中的靈感意...
2nd May, 2025 | In Strategy

從高檔中餐第二代到平價速食創業者:她用「一顆水餃」年創4.5百萬美元營收

Dumpling Daughter 是一個從波士頓起家的美食品牌,以其道地的中式家常菜——特別是手工水餃、包子和醬料——聞名。這個品牌不僅是一家連鎖餐廳,更是一個遍布全美的冷凍食品零售品牌...
30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24歲被踢出Facebook錯失百億持股,他用AppSumo年賺8位數

在矽谷的競爭激烈環境中,能從一次次挫敗中脫穎而出的創業家寥寥可數。Noah Kagan,這位曾在 Facebook 被開除、錯失千萬美元財富的年輕人,憑藉堅持與敏銳的市場洞察...
29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一位中輟生、沒有烘焙經驗,卻創造出年營收破10億美元的甜點帝國

Crumbl,一個以超大份量餅乾和每週更換創意口味聞名的甜點品牌,從2017年美國猶他州的一間小店,迅速成長為遍佈美國及加拿大的連鎖帝國,截至2024年已擁有超過1,071間分店...
28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MIT輟學卻成全球最年輕白手起家富翁,Scale AI創辦人靠貼標籤訓練生成式AI

在生成式 AI 革命中,OpenAI 的 ChatGPT、Waymo 的自動駕駛技術、NVIDIA 的 GPU 圖像處理技術等,都依賴於一家公司——Scale AI 來進行 AI 訓練。Scale...
27th April, 2025 | In Technology

戰爭摧毀工廠,他卻創辦LIHIT LAB.:田中經人如何締造市值40億百年文具帝國

在日本文具界,LIHIT LAB.(リヒトラブ) 以其高功能性與設計感兼具的產品聞名,從檔案夾到筆袋,無不體現「好用、耐用、美觀」的品牌精神。然而,這家大阪起家的企業背後...
25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沒產業知識,卻做出讓Coca-Cola都想投資的品牌,Vita Coco 創辦人用地推打下10億美元市場

Vita Coco 的創辦人,沒有食品背景,只有一句話的靈感與滿腔熱血。在資源最少的時候,他們選擇「All In」,從紐約街頭一路闖進納斯達克。今天,這個品牌不只拿下全美椰子水市佔第一,更成為...
24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他放棄牙科顧問高薪,買下一間冰淇淋店Novel Ice Cream,創下年營收120萬美元

在亞利桑那州的一條安靜街角,有一間每天都排著長隊的小冰淇淋店。你可能會以為它是某位甜點師傅多年鑽研的心血結晶,但實情卻出乎意料——這家店的老闆,原本是一位牙科產業的顧問,從未想過有天會賣冰淇淋為生...
23rd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