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策略】從煙草﹑銀行到地產 低調崛起之路 - Strategy - 2024-10-19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商業策略】從煙草﹑銀行到地產 低調崛起之路

19th October, 2024| In Strategy

俗話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這在印尼富豪黄惠忠、黄惠祥身上得到最佳印證。這兩兄弟重建從父親那傳承下來已被火燒付之一炬的煙廠,將其壯大,接著多角化經營事業,建立起跨領域的龐大商業帝國。且看這對低調、樸實的兄弟如何攜手同心,一步一腳印登上印尼首富之巔。

創辦針記菸廠 搶攻市佔率第二

說到針記集團(Djarum Group)經營者,印尼富豪黄惠忠(Robert Budi Hartono)、黄惠祥(Michael Hartono)倆兄弟的故事,就必須從其父親黃維源說起。黃維源,原籍福建,早年移居印尼爪哇島,1951年他買下了破產的煙廠「唱針」後來改名為「針」。「針記」煙廠位於印尼爪哇東北部的古都斯,那裡屬於丘陵地帶,炎熱多雨,特別適合煙葉生長。

他们的工廠剛開始只有10位工人,有著福建人敢拚、刻苦耐勞精神的黃維源與工人一起吃住,努力打拼。黃維源想起在1880年前後起源於當地的丁香煙,(一種由古都斯當地一位名為加姆哈利(Haji Jamahri)的煙民所發想,將當地產的煙葉和丁香混合在一起吸食以緩解胸痛,後來被當地住民利用,製成捲煙後廣受歡迎),覺得專心推廣丁香煙是個好主意,因此專心開發並行銷丁香煙,到1950年代其香煙銷量已在印尼排名第二。 

心血付之一炬  兄弟接班10 年再起

沒想到,1963年,一場大火,讓針記煙廠化為灰燼,看著辛苦創立的事業付之一炬,黃維源竟一病不起,離開人世。

當時黃惠祥24歲,弟弟黃惠忠22歲,從小在煙廠打雜的他倆,決心重振父親辛苦創建的家業,兩兄弟花了10年將針記香煙發展為印尼香煙前二大品牌。1972年,針記香煙開始外銷至美國、日本,荷蘭等國家。現今針記擁有2萬多名員工,每年生產的香煙占印尼總量的20%。

致富關鍵1:多角化經營

雖然菸廠事業順利,但是先前失火的教訓一直縈繞於心,兩兄弟了解到單一的發展對企業極為不利,於是他們開始構思將企業朝多角化經營。

1970年代中後期,他們把企業經營範圍擴大到紡織、家電、造紙、房地產、棕櫚油等。如今針記集團(Perseroan Terbatas Djarum;簡稱PT Djarum)已發展成為涵蓋地產、銀行、煙草、通訊、電子、棕櫚種植等多領域的龐大商業帝國。

在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倆兄弟最成功的收購案例,就是印尼第三大的中亞銀行(Bank Central Asia;簡稱BCA)。2002年,他們買下印尼中亞銀行10%的股份,並通過不斷增持成為該銀行最大的股東,兩兄弟從銀行所獲得的利潤,是助他倆登上印度首富之位的最大原因。

致富關鍵2:誠信才能成功

對於自己的成功,黃惠忠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一樣信奉「誠信」是關鍵。他不斷強調,「絕對不要破壞別人對你的信任,一旦破壞這層網,沒人會和你做生意」。另外注重專業而嚴密的管理,也是針記事業版圖不斷擴大的原因。除了銀行,房地產也是針記集團的一大核心業務。集團旗下的房地產公司開發了多個印尼最著名的大廈和商業地產項目,如首都Jakarta(雅加達)的Daan Mogot購物中心、Pulogadung貿易中心,以及位於市中心蘇蒂爾曼大道上占地64萬平方米的大印尼購物中心(Grand Indonesia)、五星級酒店等。

致富關3:明哲保身謀求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大企業的官商裙帶經營方式,普遍存在於印尼華人企業,大部分華人企業集團壯大的過程中,特權和壟斷對經營極為重要,這也是為何普遍印尼人的都排華的原因之一。

儘管大環境如此,但針記仍儘可能避免和軍政府官員建立密切關係,不積極謀求政府的特殊待遇。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導致前總統Suharto垮台,與他有勾結之企業紛紛破產、倒閉,而針記因「明哲保身」躲過一劫。

20210423_Content_1 (5).jpg


 *資訊參考來源: 壹讀、每日頭條



Back

最新文章

狗媽發現實用寵物服飾市場缺口,短短5 年打造千萬品牌Canada Pooch

當你看到一隻穿著時尚外套的狗時,可能會覺得這只是可愛的裝飾,但對 Jacqueline Prehogan 來說,這卻是一場改變寵物服飾市場的革命。作為 Canada Pooch 的創辦人...
17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ABLPeople】億萬富翁、彭博社創辦人Michael Bloomberg:內容才是核心競爭力

管理學大師Tom Peters曾說:領袖創造領袖。成功人士的故事必定有其值得效法之處,因此ABL為各位整理了中外各行業領袖的成功故事,從中學習Leaders的高瞻遠矚...
16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 Growth

還沒成年就年收百萬美元?Daniel Bitton 的創業心法讓內容創作者一鍵變現

在數位內容爆炸的時代,每一位創作者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產出高品質的影片。然而,繁瑣的剪輯、字幕製作與音效搭配,往往成為創作者的最大瓶頸。就在這樣的痛點之下,年僅17歲的Daniel Bitton...
14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植物電商也能賺翻?Bloomscape如何用60%毛利率打造高價值品牌

在現代都市生活中,綠意盎然的植物不僅能點綴空間,更能療癒身心。然而,對許多人而言,養護植物卻是個不小的挑戰。Justin Mast 深知這點,並憑藉家族數代累積的園藝專業,創立了...
13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不懂設計卻打造千家門市!葉國富靠「高仿無印良品」戰略翻身,讓MINOSO擁7,000家分店的低成本擴張術

在全球零售市場競爭激烈的時代,能夠在短短數年間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品牌成長為遍布全球的連鎖企業,無疑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成就。MINISO(名創優品),這個以高性價比和時尚設計聞名的品牌...
12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從企業高管到改變飲食文化:她如何讓 Daily Harvest 市值破 10 億

在這個忙碌到連吃飯都得「搶時間」的現代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為了方便而犧牲營養?Rachel Drori 也曾經歷這樣的掙扎,這位來自紐約的媽媽兼行銷專家,卻用她的個人需求...
12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從草本醫學到股市傳奇,這位瑜珈大師如何用三招打造380億美元本土品牌Patanjali

Baba Ramdev,這位穿著橘色僧袍、留著長鬍鬚的瑜伽大師,或許最初沒有人能想到,他將在印度的快速消費品(FMCG)市場掀起一場革命。他的創業故事不是傳統的MBA商學院案例...
11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17 歲離家,27 歲賺 1 億,Nasty Gal創始人靠eBay 起家,0 元起家從破產到被收購

如果有人告訴你,一個曾經翻垃圾桶找飯吃、偷書賣錢的叛逆少女,能在不到十年內打造出年銷售額破 1 億美元的時尚帝國,你會相信嗎?Sophia Amoruso 做到了。她創辦的 Nasty Gal...
10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 首富心學!解析清末中國首富胡雪巖的五字商訓

誰是胡雪巖?小說裡,他叫做胡雪巖,正史上,他叫做胡光墉。胡雪巖出身卑微,幼年失怙,幫人牧牛,十四歲跟隨徽商親族,到杭州一家錢莊當學徒,由於他頭腦靈活又勤奮,最後繼承了錢莊,並且將觸角伸及其他行業...
9th March, 2025 | In Growth

不當建築師,改賣烤雞賺進90億披索!創辦人轉戰Hotel101再創千億全球飯店品牌

在菲律賓的街頭,一縷燒烤雞的香氣,曾經點燃了一個年輕人的創業夢想。他叫 Edgar "Injap" Sia II,一個從小城走出來的普通人,卻用非凡的眼光和堅持,打造出 Mang...
7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