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火災燒光創業資本,卻讓他打造出亞洲最大平價義式品牌 - Strategy - 2025-04-15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成功之道,商業策略,反敗為勝,サイゼリヤ,正垣泰彦,saizeriya,低價策略,義式餐廳,連鎖

一場火災燒光創業資本,卻讓他打造出亞洲最大平價義式品牌

15th April, 2025| In Strategy

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Saizeriya 薩利亞以其低價高質的義大利料理脫穎而出,成為全球最大的義式餐廳連鎖之一。創辦人正垣泰彦(Yasuhiko Shogaki)從一間不起眼的小店起步,憑藉對品質的堅持與獨到的商業策略,將品牌推向國際舞台。


問題少年的逆襲人生

正垣泰彦1946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朝來郡一個醫生世家,家中經濟寬裕,生活無憂。然而,少年時期的他並非循規蹈矩的好學生,反而是個不折不扣的「問題少年」。高中二年級時,他因捲入某事件險些被退學,這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在恩師的勸導下,他痛定思痛,發奮圖強,最終考入東京理科大學物理學系。


大學期間,正垣泰彦開始在餐飲業打工,這些經歷讓他對服務業產生濃厚興趣。他發現,餐廳不僅是提供食物的場所,更是人與人連結的空間。這種洞察成為他日後創業的基石。1967年,還在大學四年級的正垣泰彦從父親手中接下千葉縣市川市的一間水果甜品店,並將其改造成洋食店,命名為「Saizeriya 薩利亞」。這間小店的名字靈感據說來自希臘神話中愛神阿芙蘿黛蒂的別稱「Cytherea」,帶有優雅與親和的意象,恰好反映了他對餐廳的期望。


【反敗為勝】一場火災燒光創業資本,卻讓他打造出亞洲最大平價義式品牌 _FB Content_1.jpg
▲Saizeriya 薩利亞創辦人,正垣泰彦(Yasuhiko Shogaki)。(圖片來源:PRESIDENT Online(プレジデントオンライン))


一把火燒不掉創業的熱情

Saizeriya 薩利亞的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1967年開業僅七個月後,一場由顧客爭執引發的火災讓初店付之一炬,化為灰燼。當時的正垣泰彦心灰意冷,甚至萌生放棄的念頭。然而,母親的一句話點醒了他:「既然燒了,那就再來一次吧!」這句話成為他重新站起的動力。經過休業與反思,他決定將餐廳轉型為義大利餐廳,並於1970年重啟營業。


一個策略救活了サイゼリヤ

重開後的Saizeriya 薩利亞依然面臨客流稀少的困境。正垣泰彦苦思對策,最終做出一個大膽決定:將菜單價格全面下調至原價的七折。這一策略徹底扭轉局面,低廉的價格吸引了大量顧客,店內座無虛席。1973年,他正式將業務法人化,成立「株式会社マリアーヌ商会」,為多店鋪擴張奠定基礎。這個「七折策略」不僅救活了Saizeriya 薩利亞,也成為品牌日後低價路線的核心理念。


成本領導的商業智慧

自有農場與冷鏈系統
サイゼリ亞的成功離不開其獨特的成本領導策略。為了確保食材品質與價格穩定,品牌在福島縣擁有100萬坪的自有農場,直接從源頭掌控蔬菜生產。透過品種改良(如開發方形萵苣以提高收穫效率)與先進的冷鏈系統(將蔬菜在4℃休眠狀態下運輸),Saizeriya 薩利亞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數據顯示,自有農場的運營使食材成本比市場平均低約15%-20%,為低價策略提供了堅實後盾。

簡化運營與零廣告哲學
在店內運營上,Saizeriya 薩利亞追求極致效率。例如,廚房幾乎不使用菜刀,所有食材均在中央工廠預處理完畢後配送至店鋪,減少現場人力需求。此外,品牌幾乎不投入廣告費用,將這部分成本轉化為更高的食材品質。正垣泰彦曾說:「我們的價格就是最好的廣告。」這一理念讓Saizeriya 薩利亞在競爭中脫穎而出,2024年8月期財報顯示,其原價率比同業高出5%-8%,卻依然實現了低價高質的平衡。

米蘭風多利亞的傳奇
サイゼリ亞的招牌菜「米蘭風多利亞」(Milano Doria)是品牌成功的象徵。這道菜定價僅300日元(約新台幣70元),卻經過1,000多次改良,成為年銷量約7,000萬份的超人氣單品。 正垣泰彦堅持「料理不是因為好吃才賣得好,而是賣得好才是好吃的料理」,這種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哲學,驅使品牌不斷精進菜品。

【反敗為勝】一場火災燒光創業資本,卻讓他打造出亞洲最大平價義式品牌 _FB Content_2.jpg
▲以サイゼリ亞為中心,整合全球的價值鏈,制定一致的產品與經營策略。(圖片來源:官網)


從日本到全球:海外擴張的雄心

サイゼリ亞的海外擴張始於2000年代,特別是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令人矚目。截至2024年,品牌在中國擁有超過400家門市,上海與北京地區的銷售額年增率達20%-30%。 透過在地化菜單(如加入適合當地口味的小菜)與數位化行銷,Saizeriya 薩利亞成功抓住年輕消費者的心。品牌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於中國開設1萬家門市,展現其全球化的雄心。

海外市場不僅為Saizeriya 薩利亞帶來新的收入來源,還分散了國內市場的風險。2024年8月期財報顯示,海外業務貢獻了總收入的30%以上,成為品牌成長的重要引擎。 正垣泰彦的遠見讓サイゼリ亞從一家地方小店,蛻變為全球化的餐飲巨頭。


即便面臨疫情與通脹的雙重挑戰,Saizeriya 薩利亞依然交出亮眼成績單。2024年8月期財報顯示,品牌實現營收2245億日元,較前年增長15%,淨利潤81億日元,創歷史新高,年增58%。 在同業紛紛漲價的背景下,サイゼ里亞堅持價格不變,成功吸引了更多客流,年度來客數突破2.28億人次。

正垣泰彦曾說:「如果サイゼリ亞對社會無用,那就讓它消失吧。」 這句話道出了他以利他為核心的經營哲學。他認為,企業的價值在於為顧客與社會創造幸福,而非單純追求利潤。因此,サイゼリ亞始終將顧客滿意度置於首位,無論是低價策略、自有農場,還是菜單改良,皆以此為出發點。





文章資訊來源:wiki, note, 致知出版社


Back

最新文章

顛覆連鎖思維!Shake Shack創辦人用「慢擴張」與社區經營年營收破12.5億美元

Shake Shack 要來台灣了!這位「不打算開連鎖」的紐約餐飲奇才,如何打造年收12.5億美元的全球品牌?從紐約公園小攤到全球快餐連鎖2025年春天,餐飲界又一波...
5th May,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節省能帶財!Ikea創辦人Kamprad的成功哲學是節儉

IKEA的創辦人Ingvar Kamprad在1943年創辦了這間聞名全球的傢俱公司,並透過獨特的設計風格、精準的市場定位,將兼具美觀和性價比的傢俱販售到全世界,而他的成功秘訣,就在於節儉。...
4th May, 2025 | In Growth

原只是披薩佐料,卻成為美國餐飲業最熱銷年營收4,000萬的創新醬料

在美國的餐飲圈,有一個品牌正以驚人的速度從紐約布魯克林的小餐館竄紅,走進超過三萬家零售與餐飲據點,它不是哪家大企業的新產品,而是一位熱愛披薩的年輕人,在旅行中的靈感意...
2nd May, 2025 | In Strategy

從高檔中餐第二代到平價速食創業者:她用「一顆水餃」年創4.5百萬美元營收

Dumpling Daughter 是一個從波士頓起家的美食品牌,以其道地的中式家常菜——特別是手工水餃、包子和醬料——聞名。這個品牌不僅是一家連鎖餐廳,更是一個遍布全美的冷凍食品零售品牌...
30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24歲被踢出Facebook錯失百億持股,他用AppSumo年賺8位數

在矽谷的競爭激烈環境中,能從一次次挫敗中脫穎而出的創業家寥寥可數。Noah Kagan,這位曾在 Facebook 被開除、錯失千萬美元財富的年輕人,憑藉堅持與敏銳的市場洞察...
29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一位中輟生、沒有烘焙經驗,卻創造出年營收破10億美元的甜點帝國

Crumbl,一個以超大份量餅乾和每週更換創意口味聞名的甜點品牌,從2017年美國猶他州的一間小店,迅速成長為遍佈美國及加拿大的連鎖帝國,截至2024年已擁有超過1,071間分店...
28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MIT輟學卻成全球最年輕白手起家富翁,Scale AI創辦人靠貼標籤訓練生成式AI

在生成式 AI 革命中,OpenAI 的 ChatGPT、Waymo 的自動駕駛技術、NVIDIA 的 GPU 圖像處理技術等,都依賴於一家公司——Scale AI 來進行 AI 訓練。Scale...
27th April, 2025 | In Technology

戰爭摧毀工廠,他卻創辦LIHIT LAB.:田中經人如何締造市值40億百年文具帝國

在日本文具界,LIHIT LAB.(リヒトラブ) 以其高功能性與設計感兼具的產品聞名,從檔案夾到筆袋,無不體現「好用、耐用、美觀」的品牌精神。然而,這家大阪起家的企業背後...
25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沒產業知識,卻做出讓Coca-Cola都想投資的品牌,Vita Coco 創辦人用地推打下10億美元市場

Vita Coco 的創辦人,沒有食品背景,只有一句話的靈感與滿腔熱血。在資源最少的時候,他們選擇「All In」,從紐約街頭一路闖進納斯達克。今天,這個品牌不只拿下全美椰子水市佔第一,更成為...
24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他放棄牙科顧問高薪,買下一間冰淇淋店Novel Ice Cream,創下年營收120萬美元

在亞利桑那州的一條安靜街角,有一間每天都排著長隊的小冰淇淋店。你可能會以為它是某位甜點師傅多年鑽研的心血結晶,但實情卻出乎意料——這家店的老闆,原本是一位牙科產業的顧問,從未想過有天會賣冰淇淋為生...
23rd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